首页 > 资讯 > 正文

有商家打着限时促销的幌子制造“稀缺”氛围 限量促销渐成套路

2019年01月24日 10:52   来源:今晚报   

  临近春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一些潮流品牌、知名品牌以及部分电商平台纷纷以“限量商品”“限时特价”等名头推出活动,吸引顾客集中消费、提前下单。但不少消费者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限量”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变身普通商品,价格也基本没有变化,所谓限量、限时,常常是一个套路。

  “限量”噱头不实在

  “当天一早就赶到卖场,总算是买到两箱!”家住本市河西区的市民张先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抢购的是一家超市“限时促销”的车厘子,但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以后,同样的车厘子却变成了正常销售,不需要抢购,价格也没有变化,让之前抢购的顾客大跌眼镜。另一位消费者去年秋季装修的时候熬夜在网上“秒杀”到了一种“限量”的洁具套装,但在后来的几个月中每次去查看时,都能看到同款产品仍在“限量销售”,价格还比自己购买时略有降低。此外,还有消费者排队抢购的“限量款”运动鞋,刚刚过了几周以后,就成为“常规款”正常销售,令顾客当时的抢购失去意义。

  限量套路只为多卖货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潮流品牌,确实会推出限量款、设计师款、跨界款的商品来提升品牌形象和美誉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时下市场上也出现很多商家打着限量的旗号,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营造一种“稀缺”的氛围,误导消费者集中消费、过度消费。表面上是“限量”,实际上却是为了多卖货。例如一家电商平台销售的一款家用投影仪,“限量特卖”时价格为2499元,比平时售价便宜了200元,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带有“倒计时”的所谓“限量特卖”,最近却每隔几天就会推出一次,而且目前的总销量已经达到3000多台,并不像“限量产品”那么稀缺。

  事实上,“限量”这个概念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促销的套路,消费者最好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如果赶上限量促销优惠,同时也有实际的需求,那么不妨参与一下,但大可不必对“限量”趋之若鹜,不顾需求不顾预算地冲动消费。

  本报记者 翟维鹭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