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福州市消委会:健身服务投诉增多 消费者充值需谨慎

2019年08月13日 14: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投诉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健身服务投诉同比增长72.6%,成为“重灾区”,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办理完预付卡后商家跑路,引发群体性投诉。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引起健身消费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办卡容易退卡难,商家推出不同种类的优惠卡,吸引消费者一次性付款,事后以各种理由不予兑现承诺,任意改变服务内容。

  服务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人身、财产受到损失。

  预付卡累计金额庞大,资金监管措施不力,安全难以保证。

  经营场所突然关闭或经营主体变更时,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

  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多方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逃避自身责任。

  针对以上情况,为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健身场馆,福州市消委会特建议如下:

  考察健身场馆资质。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场馆前,要核实健身机构的营业执照、许可证、资质、经营状态、规模、设施、信誉,综合对比考虑性价比、风格、位置、通气、洁净、交通、停车、是否对健身器材进行定期消毒后再决定。切忌在健身场所未开业或未取得证照前贪图优惠进行充值,给自己留下不能如期开业、与宣传不符、欺诈等消费风险。

  留意健身项目器材及人数。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场馆时,要特别留意自己喜爱的健身项目的设施,偏好时间段运动人数。选择项目时根据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工作时间等情况综合考虑,不要轻信健身机构的宣传,冲动盲目消费,特别不要短时间安排太多训练项目。

  认真审核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须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是否对课程安排;教练指导;各项费用;会员卡使用次数、使用条件、使用期限以及中途转让、退卡、挂失;机械损坏;上课过程中人员受伤等事项做出明确的说明,重点留意合同变更、退卡条件、违约责任等,尽量在合同上厘清责任,避免日后维权尴尬,对方口头承诺也应尽量写入合同,不要被商家的小恩小惠“套牢”。同时,消费者要索要并保留好发票、合同等相关证据,以便有效维权。

  首次健身先体验。第一次办理健身卡或开展健身新项目,最好先体验或者选择次数卡,体验有收获觉得适合自己后再办理手续。

  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在当前预付式消费相关法规和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选择预付卡充值消费时一定要谨慎,尽量避免办理大额预付消费卡和一次性购买大量课程,不要因优惠幅度大而忽视潜在风险。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做到能不充值就不充值,能少充值就少充值,不贪图商家充值返利,时刻牢记预付式消费资金风险,如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