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除了国潮风价格战,国产化妆品如何突围

2023年05月12日 06:22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吴金娇

  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我国美妆市场正从千亿元人民币规模向万亿级别发展,但我国目前5000多家化妆品公司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却极其有限。在日前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一场化妆品论坛上,不少专家直言国货化妆品如果仅凭借国潮风和价格战只能收获暂时的热捧,长期来看,必须通过产业界和学术界联手,弥合化妆品行业原料水平和国内基础科学研究水平之间的差距,方能构建真正的国货名牌美妆,实现“出圈”“出海”。

  在业界和学界看来,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在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层面仍处于弱势,制约了国产品牌的持续发展,国货美妆急需在高端化妆品原料和配方方面攻坚克难。

  论坛上,有专家透露,目前全球化妆品生产原料多达2.4万多种,但中国化妆品自主生产原料仅8000多种,大量依赖进口;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基本占营收的3%,而国产化妆品企业占比约2%;国外企业在安全评估方法、动物替代实验方法上较为成熟,而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与化妆品行业最为紧密的三大学科为化学、材料学、生物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直言,就基础理论研究而言,这三大学科的研究水平并不低,但是当下化妆品行业的原料水平和国内基础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差距太大。

  “创新不足、人才缺乏、集中度低、良莠不齐是本土化妆品的产业痛点。”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表示。

  “当下,国内化妆品行业面临的重要机遇是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品牌发展。”钱旭红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以及流动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更高的起点超越过去,超越国际同行。弯道超车的前提正是超前的战略思维和概念以及领先的设备。但是“许多人都在幻想用工业1.0、2.0时代的化工厂生产出符合3.0、4.0级要求的化学品,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如何将基础研究迅速嫁接到产业?在论坛现场,不少企业呼吁,期待政产学研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全链路创新的合作、综合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化妆品法规、产品品牌、评价标准的建设,提升品牌建设管理水平。

  其实上海已经开始在行动。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燕君介绍,目前上海进口化妆品的产品数和货值占全国进口数的60%,位列全国第一;每年进口的备案产品数达1万余件,占全国59%;很多香精香料的跨国公司、头部企业以及众多国内一线化妆品品牌落户在上海。“上海正着力聚焦产业重点和关键领域,促进产研协同。未来上海将推动新原料、功效原料、香精香料以及中国特色植物资源的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共性的技术平台加大质量标准的建设。”赵燕君说。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本土化妆品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产品质量过硬,建立由中国主导和发布的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同样重要。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要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国际话语权和科学公正的国际品牌价值评价发布机制,推动美妆品牌共同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国际优势产业化妆品品牌集群在论坛后成立,首批21家成员单位包括上海家化等知名企业。根据2023年工作计划,集群将会开展化妆品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制定和试评价。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集群秘书长张文清透露,该集群将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华东理工大学为依托,逐步打造科教融合基地。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除了国潮风价格战,国产化妆品如何突围

2023-05-12 06:22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