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纺织品样品中发现16种“致臭菌”

2024-05-22 09:27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璐瑶)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抗菌纺织品样品中发现16种“致臭菌”

2024年05月22日 09:27   来源:扬子晚报   王雯萱 马燕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苏消萱 实习生 王雯萱 记者 马燕)你买过抗菌运动衣等纺织用品吗?为啥有些抗菌产品在使用后仍存在汗臭、脚臭等问题?5月21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抗菌纺织品比较试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30批次样品中有3批次发现问题,其中2批次的纤维含量不符合标准;1款抗菌毛巾经50次水洗后,大肠杆菌抑菌率结果未达到相关标准。此外,本次比较试验还发现16种“致臭菌”。

  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介绍,本次比较试验由江苏省消保委委托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抗菌贴身运动上衣、抗菌毛巾、抗菌袜子共计30批次的样品,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天猫、京东商城、唯品会3大电商平台购买。

  有2款样品纤维含量实测值与明示不符,分别是蕉内和埃凯尔的男袜。远东正大检验集团研发部主任雷金山介绍,实测值与明示不符会误导消费者,因为不同纤维成分的袜子,穿着感受不一样。比如莫代尔的塑型好一些,但吸湿排汗的功能会差一些。此外,一款竹之锦品牌抗菌毛巾样品,经过50次水洗后,其大肠杆菌抑菌率低于70%,为53%。

  不少消费者反馈,抗菌袜子等产品在穿后仍存在脚臭、汗臭等问题。雷金山介绍,微生物繁殖迅速,而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媒介。人体皮肤表面微生物除了一些条件致病菌外,还存在一些“致臭菌”,可能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却会产生强烈的异味,让人们感到不适。

  30款已检验具有抗菌性能的样品,经过验证,大部分仍然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样品,在志愿者使用3天后,依然会产生异味,其中“致臭菌”的滋生是一大影响因素。微生物分析发现16种“致臭菌”。对此,省消保委建议能够出台标准,填补“致臭菌”检测的空白。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