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涉水后 当心这些皮肤病

2024-06-28 06:20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欧云海)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下雨涉水后 当心这些皮肤病

2024年06月28日 06:20   来源:长沙晚报   

  下雨涉水后 当心这些皮肤病

  雨天出行,尽量减少皮肤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尤其是手足部位,可穿防水长筒靴、戴防水手套等

  近日,与长沙暴雨相关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由于这波持续性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叠,累计雨量大,部分道路和房屋出现积水。雨天涉水出行在所难免,然而频繁的雨水浸泡和长期闷热潮湿环境,容易引发皮肤疾病。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严重的皮肤问题未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在雨水中涉水、浸泡后该注意哪些皮肤问题?湿热的夏季还有哪些皮肤问题需要注意?记者采访皮肤科专家为市民支招。

  涉水后脚肿了,原来是丹毒侵袭

  前些天,市民张女士在上班途中突遇暴雨。面对路面上的积水,她选择脱下鞋袜,赤足涉水以加快行程。抵达公司后,由于没有备用的干爽鞋袜,张女士只能忍受着湿漉漉的袜子和鞋子继续工作。

  次日,张女士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且小腿部位出现红肿和疼痛。她前往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就诊。经过诊断,医生告诉张女士患上了常见的皮肤疾病——丹毒。

  丹毒俗称“流火”,是一种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该病症在人体下肢和面部尤为常见,其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红斑、表面发热,并伴有疼痛感,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晰。据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英博介绍,丹毒多发生于足部,足癣患者或糖尿病足患者,以及脚趾缝间糜烂、皮肤表面存在小伤口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在遭遇暴雨积水后,许多人选择涉水出行。然而,积水中混杂着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其中包含大量致病细菌、病毒和真菌。当双脚皮肤存在破溃时,细菌等可能通过微小的皮肤伤口侵入皮下淋巴管,进而引发丹毒、脚癣等疾病。

  丹毒患者在遭受皮肤红肿、疼痛的同时,局部淋巴结也可能出现肿大。若不及时进行处理,红肿的皮肤表面可能出现水疱、大疱或血疱,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丹毒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过敏性皮肤病和真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夏天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每年雨季过后,皮肤科接诊各类因涉水引起的皮肤疾病患者相应增多。”张英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暴雨后常见的皮肤病包括皮肤浸渍、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感染以及虫咬皮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虫咬皮炎、皮肤浸渍等皮肤病可能因即时接触而迅速发作,但其他如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感染等,通常不会立即在涉水后显现,而是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若市民近期有涉水行走的经历,切勿放松警惕,要密切观察自身皮肤状况,以防潜在皮肤疾病的发生。

  皮肤浸渍是指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这是由皮肤过度水合作用引起的,不慎摩擦后还可能发生表皮脱落而露出糜烂面,甚至继发感染。

  在遭遇皮肤浸渍的情况后,首要措施是使用清水对皮肤表面进行冲洗,并确保局部干燥。对于未出现糜烂的部位,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涂抹以缓解症状。对于已出现糜烂或渗出的区域,首先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或清洗,随后采用依沙吖啶溶液进行湿敷处理。

  鉴于汛期积水中可能含有大量污染物,皮肤糜烂部位极易继发感染,其中细菌感染尤为常见,其典型症状包括红肿、疼痛以及脓性分泌物的出现。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碧红提醒,在此情况下,建议对患处使用络合碘进行消毒,并在消毒后外涂抗生素软膏,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以增强治疗效果。

  若经过上述治疗措施后,症状仍未得到显著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更专业的诊疗。

  “长时间接触积水,易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继而引发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张碧红表示,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常伴明显瘙痒,处理不当可继发感染。此时,可口服抗组胺药,外用激素类或者止痒药膏;有渗出时使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若合并细菌感染,需积极外用甚至口服抗生素药物。

  入夏后由于炎热、气温高、多汗,是皮肤真菌感染的高发季节。雨天潮湿更容易出现手足癣、股癣、体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出现真菌感染后,要及时用洁尔阴或妇炎洁稀释后清洗皮肤,局部无渗出可外用抗真菌软膏等;有渗出时需先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待干燥后再用外用软膏;局部合并继发细菌感染者,需同时使用抗生素药膏。

  汛期结束后,蚊虫数量会急剧增加,对人类的侵扰变得频繁。虫咬皮炎在人群中较为常见,主要影响四肢部位,表现为红色小丘疹,严重情况下可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乃至大疱,并伴有剧烈的瘙痒和抓痕。

  对于此类皮炎,张碧红建议患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适宜的止痒剂,缓解瘙痒症状。若疗效不显,可考虑外用激素类药膏。对于瘙痒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建议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减轻症状。

  雨季预防皮肤疾病可以这样做

  张英博提醒市民,雨天出行,应尽量减少皮肤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尤其是手足部位,涉水时可穿防水长筒靴、戴防水手套等。

  皮肤接触或浸泡积水后要及时清洗,保持清洁,并涂抹保湿霜,以修复皮肤屏障、辅助减轻瘙痒症状;避免过度搔抓以及过度清洗,也不要用热水烫洗、在日光下暴晒;避免食用辛辣食物、易致敏食物及饮酒。

  为避免蚊虫滋扰,要注意保持皮肤及室内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积水及垃圾;睡觉时使用防蚊液、蚊帐等防蚊措施,预防蚊虫叮咬。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胡孟娇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