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侠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北京市体检中心5日联合发布《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城市体检人群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相对稳定,但是,BMI、血压、血尿酸、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仍需加强。
北京市体检中心主任张国红介绍,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从身体形态与基本功能、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等五个维度进行测量。
报告研究发现,2006年至2022年,北京30岁以上体检人群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相对稳定,甘油三酯得分呈上升趋势,但BMI、血压、血尿酸的得分呈下降趋势,胆固醇得分虽然早期有所上升,但后期呈下降趋势,2019年后又有所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王瑜表示,随着国家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视,出台了多项政策,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并强调防治结合、全程管理,慢性病的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增加,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提高,未来防控的压力有所增大。
报告显示,2006年至2022年,北京城市30至44岁、45至59岁及60岁以上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为稳定。各年度身体形态与机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得分均较高,心脑血管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得分居中,生活适应能力得分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