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教育:助力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024-11-25 06:22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欧云海)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公德教育:助力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024年11月25日 06:22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景象:一些孩子在海洋馆、博物馆、科技馆肆无忌惮地乱跑,在火车飞机上、在影剧院、音乐厅大喊大叫,在公园、街道随手将塑料袋、包装纸丢在地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给孩子宽松教育,鼓励为主、尊重个性。然而,允许孩子释放天性应有一定的底线,家长要给孩子设立行为的边界,让他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个边界就是社会公德。

  一个人有没有社会公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教养,而有公德、有教养的孩子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公德和教养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具有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使之成为有教育、受欢迎的人。

  公德教育有待提升

  所谓公德,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田宏杰认为,它是“社会公认的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公德在体现温暖和关爱、维护公众利益、维持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也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然而,一方面,由于部分家长秉持发展自我的理念,鼓励孩子“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要做你自己”,使孩子过度关注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不考虑他人感受、共情能力受限,忽视起码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相对更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智育教育上。同时,长期以来德育教育以说教为主,形式单调,内容相对枯燥,缺乏实践性和细节指导,以至于部分孩子或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粗话连篇,或缺乏节约意识和环保习惯、不懂得爱护公物。田宏杰说:“如今的孩子存在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他们学得多、见识多、表达能力强,在意识层面能够清晰和流利地表达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但在公德践行层面的能力与行为不足,表现为知行脱节。”这些都会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其社会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引导孩子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社会公德的内容确定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大维度。田宏杰说:“我们把这五个维度分为三类:个体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包括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包括遵纪守法。”

  田宏杰表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社会认同并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她说:“家长培养儿童拥有社会公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当一个儿童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时,他更能被社会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自我认同会得到发展。同时,他也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社会责任感提升,理解自己人生的意义。”

  儿童期是培养初步的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尤其是进入小学后,儿童的道德发展和自我修养能力迅速发展,并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和主动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钱志亮表示,在培养孩子个体与人的关系上,教师和家长应抓紧时机,通力协作,培养孩子的平等、关怀意识,使之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文明礼貌、遵时守约、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公德意识。其中,文明礼貌是人在交往中应具备的起码素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公德面貌的直接表现,是孩子首先要学习的。

  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学习、娱乐的地方,这些场所公共秩序的好坏会影响到人们的心境和态度,也直接关系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钱志亮认为,在培养孩子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遵守公共秩序、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等公德意识。

  钱志亮认为,在培养孩子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上,教师和家长亟须培养孩子的生态道德意识,即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公德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告诉孩子行为准则,还要告诉他们相应行为准则的原因,这有助于他们以主人翁身份体悟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规范自己的行为。

  拥有社会公德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能既关注自己的需求,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社会规则,能与身边的人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双方共赢;能与社会友好相处,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在身体力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学会引导他人共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努力。

  从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

  遵守社会公德对孩子而言就是在各种具体情境中做符合社会规范的事、行为得体。

  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可以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孩子学说话起,家长就应教给他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谢谢”“对不起”;让孩子懂得基本的礼节,不随便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不轻易打断别人讲话,去别人家里不随意动人家的东西、客随主便不提要求;碰撞到别人能及时道歉并关注自己是否给对方带来伤害等;培养孩子不随意评价他人的意识,这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按时赴约、信守诺言是人们在相处过程中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人诚信度的基本体现。平时,孩子和小朋友有约,家长应提醒他不迟到,答应同伴的事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这对孩子与他人愉快相处和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逐步教给孩子遵守公共秩序和行为规范,比如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买东西、坐车要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外放电子设备,不因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不乱丢垃圾等。在这方面,家长要注重现场教育,即在公共场合看到别人的行为,告诉孩子他们的哪些行为是应该提倡的,哪些行为是必须杜绝的。同时,家长的身教比言传更能影响孩子的行为,比如当你和孩子看到路边被丢弃的饮料瓶时,你主动捡起瓶子丢进垃圾箱,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但切忌过多说教。久而久之,你的示范就会起作用,再遇到类似情况,孩子就能有样学样,主动做这件事情。

  对此,田宏杰表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家长只告诉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很重要,你需要遵守社会公德”,孩子学会的也只是用语言表达。而家长用行为在每一个具体情境中践行社会公德,孩子也能在同样的情境中践行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地关心帮助他人、救人之危、解人之难、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和公德素质的具体体现。家长应让孩子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必要时给人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也会开心。

  在田宏杰看来,要激发孩子践行社会公德的内在动机,而不仅是让孩子迫于外在压力或为了获得外在称赞。她建议家长少用外在的表扬或批评来控制孩子的公德行为,代之以多指向行为的内在作用来让孩子明白公德行为的意义。她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作出符合公德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家长可以说“大家都安静看书,你也安静看书,这个感受真好”,这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好处并激发他保持行为的内在动机;反之,如果孩子在图书馆里吵闹,家长可以说“你看周围的人都在安静看书,我们太大声会影响别人”,如此,孩子看到别人的处境和需求,会产生改变不当行为以符合公德规范的内在动机。

  钱志亮也表示,“当孩子能够在大人的提示下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的良好行为会对公共秩序、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助力作用,他们会以负责任的公民身份出现在公共场所。”

  除了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钱志亮认为,学校可以将公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道德发展需要,规划不同阶段公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目标。通过广播、录像、闭路电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给孩子提供学习和实践演练的机会。另外,社会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给孩子提供各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机会。家校社协同,引导孩子学会平衡自我行为与社会规则之间关系,这是当代儿童需要修习的功课。(陈若葵)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