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神器”有毒穿不得?

2025-01-21 10:12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叶玮)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过冬神器”有毒穿不得?

2025年01月21日 10:12   来源:解放日报   

  专业人士澄清,正规生产的加绒内衣质量没问题,选购记得查验挂标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日期:2025-01-21 

  柔软保暖的加绒内衣近年来颇为流行,是很多消费者抵御严寒的首选。然而,近期网络上却流传着“加绒内衣有毒”的说法,有不少博主用“爆料”“揭黑”的口吻说这类内衣不能穿,对孩子、孕妇、老年人等危害更甚。 

  可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加绒内衣非常普遍,大小品牌都有涉及。难道这类衣服都有问题? 

  “有毒”说法缺乏依据 

  根据网络“爆料人”“揭黑者”的说法,加绒内衣的绒毛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添加有害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人说,加绒内衣是将内层绒毛与外层面料黏合而成的,使用的黏合剂有毒。 

  可事实是,这些说法都没有依据。 

  加绒内衣的主要材质往往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结合。其中,绒毛部分多为聚酯纤维、腈纶等合成纤维,面料有的是合成纤维,有的是全棉、羊毛、羊绒等天然纤维。不论哪种纤维,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以使用在内衣加工中。 

  至于网传说法中的“黏合剂有毒”也不属实。 

  纺织品化学工程师姚蔚铭介绍,在服装生产中,黏合剂并不罕见,最常见的是聚氨酯类热熔胶,简写为“TPU”或“PUR”。这类热熔胶的特点是黏结强度较好,材料柔软有弹性,耐热耐水,不会分解甲醛,符合安全标准。 

  聚氨酯类热熔胶除了可以黏合不同面料,还有很多应用场景,包括让商务衬衫看起来更立体、挺括有型的黏合衬布;羽绒服接缝处使用的条状热熔胶;黏合医用防护服、口罩等不同面料层等。所以,公众不必对使用了热熔胶的复合加绒服装产生恐慌,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是安全的。 

  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要注意避免采用“油胶”的加绒产品。聚氨酯类热熔胶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会用有机溶剂溶解胶水后黏合面料。这种油胶复合的面料虽不含甲醛,但会存在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 

  不过,这类产品很容易辨别,因为挥发性有机溶剂有异味。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闻一闻产品,如果发现气味刺鼻,就不要选购了。 

  其实,网传“加绒内衣有毒”的说法疑点多多。有的“爆料人”本身就是带货主播,销售产品中包括各种保暖内衣,这就不排除“爆料人”通过贬低别人产品、推销自家产品的嫌疑。还有的“揭黑人”将面料黏合剂与板材黏合剂相提并论,指出“无醛不胶”。殊不知,面料黏合剂与板材黏合剂完全不同,板材黏合剂根本不能用在服装生产中,因为板材黏合剂硬度很高,一旦使用,意味着衣服也会变硬,不能穿着。 

  挑内衣别忘查看“身份证” 

  有消费者疑惑,怎样判断内衣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呢? 

  专业人士提示,除了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的产品,避免购买味道刺鼻的产品外,消费者还需要留意产品标签,这一点常常被忽视。 

  一件合格的内衣,应当具备“三标”,包括吊牌标、领标、水洗标。其中,吊牌标相当于衣服的身份证,应当包含品名、货号、成分、执行标准、安全类别和标准号、生产者信息、洗涤方式。按照国家标准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要求,合格衣服的吊牌和标签信息中,必须包含以上7项内容,缺少任何一项,都不符合标准。 

  同时,执行标准对安全很重要。目前,我国纺织品执行的标准主要有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童装适用的是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两个都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意思是不论品牌、不论价位,都必须遵守。所以,消费者购买时务必查看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领标往往标注产品尺寸规格,水洗标必须包含产品材质、维护方式,部分也会标注尺码、品名和品牌,一般在衣服内外侧面缝合处或领标下。消费者可核对吊牌、领标、水洗标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内容有出入,且不符合国家标准,最好不要购买。 

  此外,贴身衣物首次穿着前建议清洗。这是因为服装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沾染灰尘,部分带颜色的衣服还可能存在游离甲醛,直接穿着不利于健康,简单清洗就能直接去除相关物质。 

  本报记者 任翀


(审核:叶玮)

推荐阅读

解锁公共图书馆“新玩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遍布全国各地的特色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生动注脚。如今,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突破传统模式,巧妙地将阅读与艺术、社交、智慧服务等多元需求融合,动静皆宜、新潮出圈,已然... [详细]

“16岁前不碰社交媒体”可行吗?

人工智能浪潮滚滚而来,但在全球教育界,对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说“不”的国家和机构却越来越多。担忧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受到网络上各类负面消息的冲击,作为应对之举,单纯“禁止”使用社交媒体的“硬隔离”真的可以保护青少年吗? [详细]

15分钟服务圈让职工就近享健康服务

“午休时可以来这看看预防职业病方面的书,还能使用测血压、血糖的仪器岚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牟峰介绍,区总规范职工健康书屋的申报、创建、管理和运行,目前已在全区打造9处职工健康书屋示范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