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属于装修旺季,再加上两节即将到来,众多家居卖场和装饰公司借节造势,纷纷推出揽客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受今年疫情影响,通过网络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家装市场的消费者也兴起了通过社交媒体来拼团选购家居用品、与装修公司砍价的模式。在这种新的消费潮流中,业内人士提示注意维权细节。
不再盲目信“大牌”
“看到身边老同学的成功装修样板,我联系到那家橱柜公司,和同事团购后不仅价格特别合适,而且效果也和同学家的一样。”市民孙女士刚刚把装修好的厨房照片发到朋友圈,获得了很多点赞。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和身边很多熟人拼团消费,不仅涉及食品饮料,甚至连交付新房后的装修和家居用品也是结合了身边人的体验后拼团订购的。她去老同学家“稳居”时发现其定制的橱柜风格和品质相当不错,而价格只有大型卖场类似橱柜的一半,服务口碑也不错。她和同事的新房交付基本处于同一时期,联系厂家后,他们一起享受到了团购的折扣和比较放心的服务。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经济适用型家装受到很多消费者推崇。很多消费者不再盲目相信在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大牌”家装公司和家居品牌,而是倾向于通过身边熟人口碑,尝试一些经济实惠的产品。此外,日前天津新闻集中报道的消费维权警示案例涉及“大牌”橱柜厂家对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在一些装修论坛中,很多网友留言表示:看商家“重金砸广告”不如了解身边人消费后的真实口碑。
谨防装修“一拖几”
而在团购的装修公司服务中,也有消费者遇到了烦恼。市民范先生与朋友团购签单了一家装修公司,享受到了优惠团购价,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长来回变动现场施工时间,理由是“最近活儿特别多,工人忙不过来”。
业内人士指出,装修旺季,部分装修公司为了抢单推出了优惠力度大的团购活动,有的工长带着团队同时负责好几个项目,这种“一拖几”的模式会在工程进度上产生不确定性。由于是熟人组成团购,工长会让同时装修的消费者之间互相体谅。
天津家居商会有关人士提示消费者,商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的《天津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其中对施工进度、隐蔽工程等细节有硬性规定。消费者一定要重视与装修公司签订正式的合同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约束装修公司不能钻漏洞。
本报记者 刘英潮
(责任编辑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