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这样做 新能源爱车不“怕冷”

2024-11-27 06:36 来源:今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入冬这样做 新能源爱车不“怕冷”

2024年11月27日 06:36   来源:今晚报   

  最近几日本市持续降温。都说新能源汽车“怕冷”,在寒冷的冬季中出行,偶有“趴窝”情况。交管部门提示广大车主,低温对新能源车性能发挥存在一定影响,冬季应重视新能源车的保养,做好这几件事,让爱车保持“健康”状态。

  检查电池性能状况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核心部件,电池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入冬后,需检查电池的电量、电池组连接是否牢固、续航时间有无缩短等,了解电池的使用状况,以确保性能和续航能力,让爱车冬季出行不“趴窝”。

  排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性能,可参考续航时间。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化学活性会逐渐降低,导致电池容量减少,从而影响续航能力。如果续航能力明显下降,需到专业维修店去检查下电池性能,电池老化应及时更换。

  延长充电时间

  冬季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较差,易出现充不满电、电量不够等情况,需要适当延长日常充电时间。冬季充电时间可能会比其他季节稍长,不要急于拔下充电器,要确保电池充满。一般来说,慢充对于电池的保养更为有利。车主在计划驾车出行时,需充分考虑车辆续航里程下降的情况,以免影响出行。

  合适的充电温度

  新能源汽车适宜的充电环境温度范围在0℃至45℃,冬季应尽量避免在0℃以下的环境中给汽车充电。如温度较低,车主可以尽量选择在室内停车场或有遮蔽的充电桩等相对暖和的环境中充电,或者选择在午后气温稍高的时段充电。随用随充,避免电池电量过低。另外,露天放置的车辆,每周最少启动两次,每次运行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保持充电插头的清洁和干燥

  冬季气温低,车表面的冷凝水可能会渗透到插头里,进而对车辆的电池造成影响。当车主在公用停车场使用公共充电桩时,要先看看充电插头是否清洁干燥。雨雪天气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水工作。新能源车充电口本身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但在充电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用雨伞等物品进行遮挡防护,保证充电口和充电枪处于干燥状态。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尽量避免在户外充电。

  开车前先热车

  车辆在低温环境中放置一夜,第二天发动车的时候,最好在通电后等1至2分钟,让车辆的电路和电池组预热一段时间再发动汽车,这样做可以尽量延长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冬季用车后应及时充电,确保汽车剩余电量在20%以上。在用车时,也不能将电池电量完全用光,如果放空电量,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电池造成损害。车主每次行驶时,如果发现剩余电量即将低于20%,应及时停车充电。

  保持良好用车习惯

  熄火后使用车内电器,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尽量不要这样做。空调出风挡位尽量控制在1至2挡,同时开启车内循环模式,这样就能吹出比较暖和的风,也能达到省电效果。另外,可以间歇性开启暖风,既能保温,也能避免电量损失。(胡智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从羽绒服成本和标准看产品质量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依托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级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遏制低价低质非理性竞争,促进消费增长。 [详细]

中消协发布老年人日常消费提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10月29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日常消费五大注意事项:保健食品选购需理性,金融理财投资要谨慎,养老项目服务细甄别,旅游服务参团防套路,电信网络诈骗严防范。不轻信高额回报保本保息等不实承诺,警惕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养老项目投资骗局。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性质、资金投向、风险... [详细]

降温“冻”真格!老年人如何防护?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症状,并易导致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专家提示,老年人还要多吃牛奶、豆制品等高钙、高蛋白食物,并适量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