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眼病成视觉“隐形杀手”

2025-06-09 06:21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这两种眼病成视觉“隐形杀手”

2025年06月09日 06:21   来源:长沙晚报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陈向东提醒,在生活中,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眼科疾病,正成为大众视觉健康的“隐形杀手”。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陈向东介绍,白内障是由于眼内晶状体从原本的透明状态变得混浊,如同相机镜头被蒙上灰尘,导致视力模糊、下降。白内障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看东西颜色变得暗淡、发黄;对强光异常敏感;夜间看灯光时伴有光晕、眩光;部分人还会出现老花眼症状突然“好转”,或是单眼复视、多视等情况。

  年龄增长是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的诱因。预防白内障要做好日常防晒,外出时佩戴太阳镜;避免眼外伤;戒烟并均衡饮食,控制好血糖,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

  目前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通过微创手术(如超声乳化吸除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当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就医手术,避免病情延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容易被忽略的致盲性眼病,是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该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眼底视网膜血管,引发血管渗漏、出血、阻塞,甚至异常新生血管生长,最终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该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视力下降时,病变已发展至较严重阶段。”陈向东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涵盖所有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2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且患病时间越久、血糖控制越差、血压血脂水平越高,发病风险就越大。

  该病变中晚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直线看起来弯曲;视野中出现暗点或缺损;严重者可能因玻璃体大量出血或视网膜脱离而突然失明。

  “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和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陈向东提醒,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通常每年至少一次,病情变化时需增加复查频率。而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程度,可采用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早发现、早干预是保留视力的核心。(徐媛 朱定耀 朱芙蓉)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牢记这四点有效预防

夏季气温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中国疾控中心16日发布专门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做好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等预防举措。今夏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国家疾控局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随着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发生登革热等... [详细]

三伏将至暑湿袭人,如何吃出健康

7月20日入伏,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就要来了,闷热如蒸笼,湿热交织,中医认为此时暑湿之邪最易入侵人体。薏米与赤小豆、茯苓熬煮的三豆汤,是经典的健脾祛湿方,每周饮用数次,可缓解湿热导致的口苦、大便黏腻。山楂、乌梅、陈皮等,是唤醒脾胃的能手,这类酸味食材富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消食导滞,促进脾胃运化。 [详细]

疾控机构:暑期野外玩水 科学防护“食脑虫”

近日,一名6岁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显示,食脑虫实为自然界存在的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虽可能引发脑炎,但实际感染概率极低,科学防护是关键。此类寄生虫存在于淡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因其致病过程凶险,可能引发原发性阿米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