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冰雹、大风、暴雨……这些多发天气让“强对流”这个专业名词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强对流天气因尺度较小,经常“说来就来”,让大家感到“猝不及防”。
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有18个省份遭遇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夏季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强对流“强”在哪?
通俗来说,强对流天气是由空气垂直对流运动造成的多种天气现象集成,包括雷电、降雨、阵风、冰雹、龙卷风等。对流强烈时形成的积雨云,就是造成各类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说:“积雨云单体大小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生命史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而单体的大小、位置、是否集群以及集群移动和新陈代谢共同决定了强对流天气的影响时长和范围大小。
“虽然单体的‘寿命’较为短暂,但若‘供养’对流单体的‘油料充足’,单体则会源源不断地新生。”张涛说,当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强对流集群移动时,其覆盖的区域自然也就大大扩展了。
强对流可能带来雷电、冰雹、暴雨、大风等一种或多种天气过程。据专家介绍,在各类降雨的云中,强对流的积雨云由于空气垂直运动强烈,能形成更密集的大雨滴,绝大多数暴雨都是由强对流造成的。同时,密集大雨滴对光线的削弱还会导致“黑昼”现象。
大风也是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龙卷风是最严重的一类。虽然它的“个头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但一旦出现便容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预报预警难在哪?
“强对流天气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来说尺度越小,可预报性也就越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旭东说。
10公里在人们印象中可能并不算近,但在全国天气预报模式下,就仅仅是网格中的一个芝麻小点。“观测站网织得再密也还是有‘网眼’,相对龙卷风等‘小鱼’而言,‘网眼’还是大了些。”梁旭东说,“龙卷风具有典型的‘局地性’,可能眼前是一片狼藉,但两条街外又是另一番光景。”
专家表示,提前定位、布网仍是全球气象界共同的“天花板”。目前,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约为38分钟。对于某个具体的强对流天气事件而言,气象部门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划出大概范围,但很难具体发布预警至某县(区、市)、精确到分钟级或小时级。
我们该如何防范?
“现代文明的发展提高了伤害人类天气的门槛,也就是说能够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天气更加极端、罕见。”张涛说,“当你暂时脱离保护,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等于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放到大自然面前,伤害很容易就造成了。”
张涛认为,虽然近年来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都不断提高,但公众的防范意识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强对流天气对于个体而言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不代表不值得大家花点流量和关注度去认识了解。”张涛说。
专家提醒,公众关注强对流天气时,可针对三个不同层级做相应准备。在气象部门发出可能性预报阶段,公众可以增加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力度和频次;发出预警后,应考虑取消出行计划、减少出门、加固基础设施等;当强对流天气已经来临,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躲在坚固的建筑物内。
同时,专家呼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加强对高影响天气的关注,公共场合应完善应急预案和基础设施,发生灾害天气时引导大家紧急避险。
记者 黄垚(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