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星 张鹏
阅读、下围棋、踢足球、做陶艺……昨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放学后的校园里热闹不减,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新学年,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上海进一步“升级”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从小学延伸到初中,按照“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的原则,学校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课后服务。
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发现,放学后自愿留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占据了大多数,校园的各个角落,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基础+拓展”的课后服务,在学生中叫好又叫座
昨天傍晚5点40分,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的户外运动场上,初二女生刘原源和同伴大汗淋漓地刚刚结束一场篮球赛;另一边足球场上,十几位初一男生还在意犹未尽地练习射门;乒乓房里灯火通明,十几张球台围满了学生。虽然第一时段的课后服务是从16:35到17:30,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体育老师朱胜筠大吃一惊。在进才北校教学楼的各个专用教室里开设的围棋、折纸、合唱、昆曲、绘画……几乎每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延时”。
开学第一天的课后服务为何如此“叫座”?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道出了其中的“奥妙”:“这些原本就深受学生欢迎的社团活动,以前只有每周五下午社团活动时,学生才有机会参与,而且名额得靠‘抢’。但从今天开始,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对应的活动,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据金卫东介绍,学校本学期推出的课后服务,将“基础”和“拓展”有机结合,除了完成作业、辅导答疑这些基础服务,学校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出了拓展服务,艺术、体育、科技、劳动、思维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自主阅读培育、综合实践项目、探究社团活动等成长性项目被悉数纳入。
作为一所公办初中,进才北校共有3621名学生。在前期对所有学生家长征询意见后,目前自愿留下参加课后“基础+拓展”服务的学生总数已超过80%,并有约20%的学生需要17:30到18:00的课后延伸服务。“对这部分学生,除了看护以及个别化辅导,我们还将适当引入社区公益、家长资源等校外力量,以及洋泾社区内的体育俱乐部、风筝乐团等专业机构。”金卫东说。
在杨浦区另一所较大规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为了满足全校2590名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学校“上天入地”挖掘课后服务场所。据校长贾晓岚介绍,该校充分利用艺术楼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类活动;此外,还挖掘操场、体育馆、五人制足球场、标准网球场、屋顶网球训练场、乒乓球和壁球馆等场所,开展体育类课后活动。
做精做细课后服务,让学生在校完成学业和素质拓展
课后延时服务是落实“双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做好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要用丰富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同样也要帮助学生在学校里完成学业提升的任务。
在延安初级中学,昨天课后,学校《跟着歌曲学法语》社团开始了本学期第一次活动,在教师成徐菲的带领下,14名七八年级的学生用唱法语歌的方式学习这门第二外语。有趣的是,成徐菲本来是学校生命科学学科的教师,因为曾经留学法国熟练掌握法语而开设了这门拓展课。在她看来,课后服务也让教师有了展示兴趣和特长的舞台。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今年已将“三段式”课后服务升级到3.0版。根据最新调研,在全校1960名学生中,自愿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已达95%。在15:15-16:15这段时间,主要以留在教室内完成作业为主,“老师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科学辅优补差,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让参加的学生基本能认真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告诉记者。
作业完成得差不多时,学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在一师附小,教职工和外聘专业人士共开设了艺术、科普、健身、生活等九大类六十多门社团活动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社团活动结束,如果家长还没空来接,那就可以留下来参加晚托服务。“主要是由外聘看护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休闲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阅读书本,可以动手制作,也可以参加棋牌游戏等,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管理。”鲁慧茹表示,“静安区从2019年起就推出小学课后‘三段式’服务。今年,希望能够更加提升服务内容质量,把‘5+2’课后服务的这项实事做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