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剩菜盲盒”风刮起 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不能“盲”

2023年05月31日 06:28   来源:成都商报   

  “剩菜盲盒”的兴起,可以理解一部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但一阵热潮过后,食品安全这个根本问题还是绕不过去的。可以有盲盒,但千万别盲目

  近日,四川成都刮起了一股“剩菜盲盒”风。据了解,这股风潮一出现就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目前成都已有多个APP可以购买“剩菜盲盒”,参与过的人甚至表示“手速慢了,还会抢不到”。

  都知道“万物皆可盲盒”,但是剩菜也能盲盒?这多少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不过,细看之后会发现,所谓“剩菜盲盒”卖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剩菜,而是指餐饮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的库存,以“盲盒”形式在软件上打折卖出。

  换言之,人们追捧“剩菜盲盒”并不像字面意思上那样难以理解,事实上是一种追求性价比的生活选择,说白了,这不失为省钱的好办法。当然,所谓“盲盒”的售卖形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新鲜感,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会受到追捧——既能得实惠又有乐趣,何乐而不为?

  不仅如此,从环保、节约的角度来看,“剩菜盲盒”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商家将临期食物以低于原价的盲盒形式售出,其实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食品的浪费,不然当日没有售出或者临期的食品都可能会被扔掉。从市场情况来看,不少商超都会通过采取晚间降价、买一送一等促销方式避免食物大量浪费的情况,这也是得到消费者肯定的好办法。如今的“剩菜盲盒”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从根本上来说,仍属于降价促销的范畴。

  只是,“剩菜”可以盲盒,但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不能“盲”。不管是临期也好,剩菜也罢,最关键还是不能让消费者吃出“问题”——比如可能存在菜品口感不佳、剩余保质期过短等问题。因此,商家还是要明白,“剩菜盲盒”的底线是诚信,如果欺骗、误导了消费者,纵然能处理卖不掉的剩菜,最终失去的将是消费者的信任和自身口碑,得不偿失。

  同时,对“剩菜盲盒”的监管,也不能“盲”。由于盲盒售卖的特殊形式,消费者无法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难以形成心理预期,相应地也可能给某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留下了可乘之机。有专家早就建议,因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对短保质期的食品不宜设置盲盒形式,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盲盒套餐”的监管力度。至于剩菜,其保质期相对更短,也就更需要加强监管。

  去年,市场监管总局《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指出,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可见,“剩菜盲盒”虽然形式新颖,但实质上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到底应该如何规范和监督,将直接决定其在未来的命运和前途。

  还需要提醒的是,“剩菜盲盒”看似是节约食物的好事,但如果操作不当,也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此前就有品牌通过盲盒售卖的形式设定一些隐藏款玩具、赠品等,以提高餐品附加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其直接结果反而是,商品卖得很热闹,但有部分消费者为了得到心仪的赠品而找人“代吃”或直接抛弃食品,造成了食品浪费。可见,“剩菜盲盒”如果彻底沦为一种噱头或者营销方式,就有可能走偏,背离初衷,到头来,可能是“双输”——商家失去信誉,消费者也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说到底,不管是要节约食品还是要追求实惠,市场上可以有更正常、更直接的方式可供选择。“剩菜盲盒”的兴起,可以理解一部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但一阵热潮过后,食品安全这个根本问题还是绕不过去的。可以有盲盒,但千万别盲目,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这个道理都不能被忽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余晓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剩菜盲盒”风刮起 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不能“盲”

2023-05-31 06:28 来源:成都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