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物”功能 会是下个爆款吗?
赠送方选择礼物,在手机上轻点“付款赠送”;接收方收到送礼链接后填写地址,一份饱含心意的礼物就将由电商送上门……
自去年12月微信打响“第一枪”后,短短两个月,淘宝、京东、抖音、美团等电商平台相继推出“送礼物”功能,催生了“电子送礼”“赛博送礼”的新潮流。
在电商存量竞争的大环境下,各大平台无疑对空降“节日档”的“送礼物”寄予厚望。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送礼物”离“爆款”仍有不小的距离。
怎么送
不合心意可另选,支持跨平台赠送
虽然脚步有先后,但各家的送礼功能可谓大同小异。
以最早涉足的微信为例,1月17日,“礼物”功能被微信正式添加到个人聊天界面,用户可通过类似发“微信红包”的形式,向好友发送“礼物蓝包”。
赠送方点开对话框右下角的加号,选择“礼物”,进入到“选礼物”的界面。商城主页展示着“大家都在送”的商品,微信好友送过的礼物通常会排在前列。除了在推荐页挑礼物,用户也可以在顶部搜索框输入品牌名或产品名,更精准地筛选到想要的商品。根据相关规则,微信送礼商品原价不得高于1万元。
在选定礼品、拟定留言后,点击下方的“付款并赠送”,赠送方这边的流程就结束了。一旦礼物送出,不论朋友是否收下礼物,赠送方在24小时内都无法主动取消赠送或取消订单。
接下来,任务给到接收方。接收方需要点开“礼物蓝包”确认,并且尽快填写自己的地址,即可等待快递小哥送礼上门。在这个过程中,赠送方并不会知晓接收方的隐私信息。此外,接收礼物的用户可直接在聊天框中看到礼物信息,并享有更换同价位其他款式商品的权利。
紧随“入局”的淘宝“送礼”功能,则基本覆盖完整的淘宝商品池,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奢侈品,从实物商品到虚拟服务;还贯通到更多场景中,比如支持在微信、钉钉、微博、抖音、小红书等App上顺畅送礼。
基于此,淘宝送礼在流程上稍显复杂些。用户可进入应用程序,挑选带有“支持送礼物”标识的商品,在商品页面底部点击“去送礼物”按钮,完成下单支付,直接点击“送给朋友”,随后生成淘口令、二维码等分享选项。收礼人复制分享链接到淘宝应用程序,点开礼物,填写收货地址和4位数安全口令,即可收下礼物。
送什么
茶饮居礼赠“C位”,知名品牌更受宠
透过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发布的战报,哪些商品是“送礼顶流”一目了然。
2月5日,微信发布《2025春节数据报告》,透露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绒/布艺类商品是用户送礼的热门选择。书籍类商品更是黑马选手,经典著作、育儿百科等多个书籍品类送礼订单量环比增长超百倍。此外,部分品牌表现抢眼:三只松鼠春节期间的送礼总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特仑苏除夕当日微信小店总GMV(商品交易总额)环比增长20倍;瑞幸咖啡春节期间礼品套装日均销量达8万件。
2月10日,美团外卖披露的《年轻人春节送礼报告(2025)》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平台上“春节送礼”搜索量同比增速达165%,外卖餐饮礼券赠送量环比节前增长120%。“95后”消费者占比超60%,女性赠券用户略高于男性赠券用户,占比达到58.7%。其中,奶茶品类赠券量排名品类第一,环比增长234%;咖啡、甜点品类紧随其后,分别环比增长145%和109%。
抖音生活服务在《2025春节消费数据报告》中也称,“赛博送礼”成为“新年俗”。蜜雪冰城送礼订单量位列TOP1,醉得意、锅圈食汇、七欣天等品牌送礼转赠GMV环比增幅超60%。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淘宝送礼上线后,银发族成为“收礼大户”。助听器类产品成交额环比增长50%以上,染发膏销量环比增长近50%,施华蔻、欧莱雅等品牌大受欢迎,成为送礼热门。
不难看出,礼赠属性清晰、电商运营能力较强的知名品牌更容易抢饮“头啖汤”,通过社交关系链一举撬动增量消费。
谁在送
更适合“半熟关系”,或成节日“氛围组”
尽管“送礼物”功能初显声量,但记者接触的电商运营人士直言,“这与我们的预期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送礼物’没爆也没火。”
“送礼物”功能“横空出世”后,业内判断其潜在的刚需场景包括异地居住的子女赠送父母礼物,情侣、伴侣之间互赠礼物,大中型企业礼赠促销、商务需求。但据该人士观察,这些预想中消费场景并未全然落地,“毕竟父母、情侣之间彼此知道地址,不需要借助‘送礼物’,它更适合‘半熟关系’的礼尚往来。”
此外,某电商平台的商品支持“送礼物,立享8.7折”,不少消费者用自己的大号下单,送给小号,相当于自己以折扣价买给自己,也贡献了可观的“送礼物”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送礼物”增设“群发礼物”和“礼物抽奖”功能,部分平台也支持“群送礼”玩法,用户可一次购买多件礼物打包发到微信群中,群成员拼手气随机抢礼物。南京姑娘田雨笑称,“春节期间,我们一帮朋友把‘抢红包’变成了‘抢蓝包’,开发出了新玩法,倒是增添了几分热闹。”
记者从开通了“送礼功能”的一家店铺获悉,近期店铺接到了一些“送礼物”订单,但销量占比有限。负责人称:“送礼需求与节日强关联,年初节日扎堆,‘送礼物’的价值大小还需要继续观察。线上购物模式如何挖掘送礼经济,大家也要花一定时间摸索。”
“送礼物”打破了电商的固有逻辑,把“卖”变成了“送”。在经过早期的“尝鲜”阶段后,用户自然会将关注的焦点落到商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诚信上。对此,在今年1月初的腾讯年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对‘送礼物’这个功能过度吹捧,微信要用5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做一个电商生态连接器,讲究慢工出细活,要做出精品。”(江芬芬)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