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何时走进寻常百姓家

2025-02-11 06:49 来源:重庆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形机器人 何时走进寻常百姓家

2025年02月11日 06:49   来源:重庆晨报   

  春晚机器人“转手绢”走红 人形机器人 何时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组人形机器人“转手绢”的舞蹈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和热议。

  尽管不少人还感到陌生,但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从商用服务到智能制造,从陪伴老人到理货看店……人形机器人制造在“加速跑”,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人形机器人成为新风口

  人形机器人又称类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双臂和双腿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尽可能接近人类,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如今,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新的“风口”。

  今年北京市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一会一赛”,“一会”是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一赛”是指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在资本市场上,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出一波强势行情。同时,不少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投入。

  据深圳新战略传媒有限公司产研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16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过60家,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

  人形机器人缘何走热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形机器人价格不菲,售价在10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超50万元。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走热,跟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技术方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进步,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等方面能力显著增强。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能力上得到提升。

  从市场需求看,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使得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到大大拓展。

  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也成为引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创新标志性产品”专栏第一位。

  人形机器人未来趋势如何

  中泰证券发布的一份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已在家庭服务、商场接待、柔性制造等多领域开展试验性应用。从长期来看,仅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就有约34万台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

  业内人士预计,人形机器人更多走进生产线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而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度复杂,如何攻克技术瓶颈并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人形机器人能否量产和大规模替代人的关键。

  在制造成本方面,目前每家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呈现出高度的定制化倾向,缺乏真正通用的零部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哪些场景,首先要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这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人形机器人更适合那些容错率较高的场合。

  延 伸

  人形机器人会否导致失业潮?

  有人担心,将来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会否导致失业潮?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最大的意义在于,企业不需要为机械化改造产线。“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工厂场景仍有大量环节依赖人工,无法用工业机器人解决。人形机器人可1:1适配现有生产线,不需要改造即可上岗。”

  不过,在工厂环节,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只有少部分先进工厂开始探索在某些工作流程中使用,要实现大规模替代人还为时尚早。

  受访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在简单、重复性强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岗位将来确实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但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由此催生许多新岗位。据新华社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大金镯子又涨价!金饰价格突破每克870元

在2024年上涨超27%后,国内金价2025年继续攀升,频频刷新历史新高。2月10日,周大福等品牌金店的足金饰品报价达每克873元,较1月1日每克799元的报价上涨74元,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9%。“除夕那天足金饰品报价还是每克830元,过完年没几天每克就涨了40多元。”记者走访北京西单商圈的金店时,一位周大福门店的销售员直... [详细]

“每逢佳节胖三斤” 节后迎来“健身热”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2月9日,在建邺区乐刻运动健身馆的团课教室内,一组学员跟着教练的口号,动作标准地跳着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燃脂舞蹈。“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假期结束后,想通过健身运动减重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场景在南京多家健身场馆上演,节后掀起“健身热”。 [详细]

节后因视疲劳就诊率变高!眼睛累了,到底选热敷还是冷敷?

40多岁的张先生这几天上班老感觉眼睛发胀、干涩,前往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过度用眼引起的视疲劳。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眼科徐晓红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春节后接诊的视疲劳患者明显变多,不少人都是因为假期里长时间看手机、熬夜等,导致眼睛胀痛、干涩。记者注意到,此前就有报道女子因春节熬夜追剧患上了干眼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