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2025-02-25 06:08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2025年02月25日 06:08   来源:解放日报   

  通宵做任务“赚金币”、陷入微短剧“微陷阱”、非理性网购成瘾……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今年春节,不少回家过年的人发现,家里的老人使用手机甚至比年轻人还“上头”。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统计数据显示,老年群体月人均使用网络时长达129小时,其中短视频以35.1%的占比高居使用时长榜首。

  ——有些老人沉迷于做任务、“赚金币”。

  这几年,四川的李奶奶迷上了“赚金币”。“看一个半分钟的广告获得10个金币,集满1万个金币兑换1元现金。一天刷个不停,赚不到2块钱,奶奶还乐此不疲。而且在平台算法规则下,随着使用时间变长,收益会不断减少。”李奶奶的孙女说。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让老人沉迷的赚钱类App背后都有着精心设计的繁琐程序,完成任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现金提现更是关卡重重。

  ——有些老人陷入微短剧的“微陷阱”。

  不久前,云云意外发现60多岁的母亲迷上了“豪门”“闪婚”“保姆”类微短剧。更离谱的是,母亲一个月的微信支付账单竟高达1万多元,仔细查看付款记录才发现,这些花销由多笔数十元的小订单组成,收款方多为“XX剧场”“XX短剧”,几乎都是自动扣费。

  “这些微短剧平台付费陷阱很多,刚开始几分钱就能解锁新的一集,但付费页面隐蔽地勾选了默认自动续费等选项,老年人不知不觉中就开启了自动扣费功能。”云云说。

  ——有些老人非理性网购成瘾。

  山东的刘奶奶最近养成了“蹲守”直播间买保健品的习惯。一些主播编造“兄弟反目”“夫妻分离”“千里寻人”等故事,常使用“现在只有最后一批货,爸爸妈妈们快点帮帮我”等话术催促下单。刘奶奶坚信这些内容是真的,认为自己购物就是在做好事。

  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很容易被识破的套路,为何总能轻松“拿捏”老年人?

  “种种网络沉迷行为,暴露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说,随着空巢家庭增多,互联网成为老年人重建情感和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渠道,短视频和直播间里的一声声“家人们”“爸爸妈妈”,填补了他们现实社交的匮乏。

  置身于数字化社会,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如何扫清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的陷阱?如何将网络工具转化为老年生活的赋能手段?

  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曾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指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帮助老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平台负有重要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诚等表示,平台应对面向老年群体的健康类信息加强审核,持续优化算法设定,不过度向老年人推送同一类型内容。同时,还可对65岁以上用户增设“弹窗提醒”“防沉迷提示”等功能,在大额付款、连续上网超过一定时长等情形下,提醒老人规避风险。

  受访专家认为,不少老人退休后面临社交“断裂”,很容易因无所适从而沉迷网络世界。助力老年群体摆脱网瘾,需要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增加社区服务供给,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们给予更多关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来源:新华社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食“春”要适量 谨防春笋变“春损”

时下即将进入仲春,春笋、香椿等时令食材逐渐上市。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春季限定”美味,在带给人们舌尖享受的同时,也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近日,浙江省两位患者都出现晕厥、呕血等症状,其中一位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经询问,他们发病前都吃了300克以上的春笋。经内镜检查,确诊二人均有消化道出血。春笋有高含量纤维... [详细]

从咖啡到人工甜味剂:六种食物可能让人容易衰老

众所周知,从腰围到情绪,你吃的食物会影响你的方方面面。新研究显示,你的饮食也许还会影响衰老进程。多项研究探讨了大众饮食与衰老之间的关联:地中海饮食被证明能延缓衰老进程,富含抗氧化物和维生素E、胆碱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似乎对认知健康有保护作用。那么,哪些食品会起到相反作用呢? [详细]

小克重黄金贴片成“新宠” 年轻人追捧“新式黄金”

春节以来,不少年轻人为新年“好彩头”买单,让黄金手机贴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卖得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了。”“大多数人一买就是五六个。”“过年期间,买来送人的比较多,大家都觉得用这个当礼物很时尚。”当记者询问黄金手机贴的销量时,多家金店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