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镜”别随便买!佩戴三年建议重新验光
街边地摊上,一副仅售十几元的老花镜常被老人随手买下——“能看清说明书、报纸就行,没必要多花钱”,这是不少老年人的想法。但这样的“省事选择”,可能会悄悄伤害眼睛。近期,不少网友在金陵晚报“听语+”平台表达担忧:老人随便买老花镜,会不会有健康风险?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工程师李雪给出了明确答案:不仅有害,还可能导致视力受损。
“老花镜可不是‘能看清就好’的普通商品,它是需要适配眼部条件的光学产品。” 李雪解释,老年人眼睛功能随年龄退化出现老花,就像近视需要精准配镜一样,老花镜也得“量眼定制”。
不少老人跳过验光直接买成品老花镜,容易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度数不匹配,比如实际需要150度,却买了200度的,长期佩戴会让眼睛持续疲劳;二是光学中心距离不符——简单说,就是镜片的“中心点”和眼睛的“中心点”对不上,会加重眼肌负担,时间久了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头晕,甚至加重老花程度。
更有老人用放大镜替代老花镜,这更是误区。李雪强调:“放大镜度数普遍在1000—2000度,远高于普通老花镜(通常100—400度),长期用它看书、看字,会让眼睛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反而加重老花,还可能引发眼干、眼胀等不适。”
想要配到合适的老花镜,李雪建议牢记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先验光再配镜。无论第一次配还是换镜,都该到正规机构验光,让专业人员根据眼部健康状况(比如是否有白内障、散光)、用眼需求(看书、看手机还是做针线活),确定精准度数和光学参数,避免“一刀切”的成品镜伤害眼睛。第二步,定期验光换镜。“老花程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不是一副眼镜能戴一辈子的。”李雪提醒,建议佩戴3年后重新验光,若度数增加,要及时更换眼镜,否则旧镜度数不够,会让眼睛“吃力”看物,加速视力退化。
另外,选老花镜时还要看参数。正规产品的镜腿、鼻梁或标牌上,会标注度数、光学中心距离等关键信息,老人可对照验光结果选择;若产品没标注这些信息,哪怕价格再低也别买,很可能是“三无”产品。
李雪强调:“老年人用品选得对、用得对,才能真正方便生活。像老花镜这样每天都用的物品,多花点时间验光、选正规产品,就是在保护自己的视力健康。”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