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 食养重在“平补”,提前固护脾肺肾

2025-10-23 06:40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补冬不如补霜降” 食养重在“平补”,提前固护脾肺肾

2025年10月23日 06:40   来源:扬子晚报   吕彦霖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昼夜温差加大。此时要做好养生保健,无论起居养生还是运动调养都应谨慎。

南京市中医院营养膳食中心副主任护师、国家公共营养师项承荣建议,霜降药膳以“平补”为核心,重在调和阴阳。深秋易诱发呼吸道与胃肠疾病,此时通过食养提前固护脾、肺、肾三脏,为寒冬打下健康根基。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冬气候转换的重要节点。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昼夜温差增大,气候干燥,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根据中医“秋冬养阴”的理论,霜降养生应注重防寒保暖、滋阴润燥,为迎接寒冬做好充分准备。

阳气由收到藏,不适合再“秋冻”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肩颈、胃脘部和足部的保暖。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一些年轻人为了时尚而露出脚踝,也有可能导致“老寒腿”。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不错的选择,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霜降时节,建议早睡早起,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以养精蓄锐;早上7点左右起床,避免久卧伤气。在运动与情志调养方面,温和适度的运动方式更为推荐,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适应能力。运动时间宜选在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阳气外泄。面对秋风萧瑟的景象,还应注意调节情绪,多到户外晒太阳、散步,或与亲友登高远眺,在开阔视野中舒缓压力。通过听欢快音乐、培养兴趣爱好、穿着暖色调衣服等方式,都能有效收敛神气,预防悲秋情绪。

在饮食方面,专家建议应少吃辛辣刺激,易加重秋燥。少吃油腻煎炸食物,在体内容易产生酸性物质,加深秋乏感。霜降药膳应以“平补”为核心,重在调和阴阳。深秋易诱发呼吸道与胃肠疾病,此时通过食养提前固护脾、肺、肾三脏,为寒冬打下健康根基。

推荐药膳

●山药玉米排骨汤

1.主要食材:排骨、铁棍山药、玉米、红枣、枸杞、姜片等。

2.做法:排骨焯水后与玉米、姜片同煮40分钟,加山药、红枣再炖20分钟,最后放枸杞和盐调味。

3.功效:山药健脾益胃,玉米综合油腻,排骨提供优质蛋白,适合霜降后脾胃虚弱者。

●沙参玉竹老鸭汤

1.主要食材:老鸭600g、北沙参60g、玉竹60g、姜2片。

2.做法:鸭肉焯水后与药材同煮2小时,加盐调味。

3.功效:沙参养胃生津,玉竹滋阴润燥,老鸭补虚劳。

●山药扁豆瘦肉汤

1.主要食材:山药、扁豆(黄扁豆或绿扁豆均可)、瘦猪肉、红枣、姜片。

2.做法:扁豆提前浸泡1小时左右更易入味,山药去皮切块,瘦肉切块焯水去血水后与扁豆、山药、红枣、姜片同入锅中,小火慢炖15小时左右,汤色清亮、口感软糯。出锅前可撒少许香葱提香。

3.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山药补肺健脾、养胃益气。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秋冬流感高发季将至 新一季度疫苗接种宜早不宜迟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第41周第878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据了解,目前,新一季度流感疫苗已在广东陆续供应,无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均可对当前广东流行的H3N2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抗体保护,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在粤苗APP/小程序等平台进行预约,就近接种。任何人出现发热、... [详细]

购买直播“跟团游”,小心这些“隐形坑”

旅游产品直播间是直播电商平台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兴赛道。《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游客在直播间提前预订了旅游产品,但实际出行时才发现,主播宣传内容与真实服务之间存在差距,商家在接受产品咨询时回复消极,游客现场维权则遭遇冷漠对待,甚至被拉黑。现实中,一些无资质、无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为了揽客,在直播间宣... [详细]

秋冬季养生防病注意啥?中医专家来支招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大自然进入收藏阶段,人体也迎来健康挑战。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乔黎焱介绍,秋冬季是流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心脑血管事件。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