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惕脑卒中,早识别早救治!

2025-10-30 06:27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家:警惕脑卒中,早识别早救治!

2025年10月30日 06:27   来源:新华网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尽早识别,立刻就医”。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发生脑卒中怎么办?如何预防脑卒中?听听专家怎么说。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福德介绍,虽然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花费高的“五高”特点,但尽早识别、科学防控可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致死、致残风险。可以用“中风120”口诀来进行判断,“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0”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发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送医急救,勿存侥幸心理。

“发生脑卒中后应及时正确就医,遵循‘快、稳、准’原则。”刘福德说,不要等待患者自行恢复,拖延只会错失治疗良机,应立即拨打120,告知患者表现疑似卒中,优先就近选择卒中中心医院或“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同时保持患者安静,避免随意搬动,通畅其呼吸道,严禁喂水、喂药。

专家提醒,脑卒中救治有严格的“时间窗”,切莫错失救治时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6小时内可开展血管内取栓治疗,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可放宽至24小时。出血性脑卒中需尽快手术或介入治疗,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损伤。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谭颖介绍,脑卒中虽然危害大,但它也是可防可控的,做好“预防”很关键。首先要控制好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颈动脉狭窄、心脏疾病等,做好定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早发现、早干预。

此外,传统认知里“脑卒中是老年病”的观念早已过时,脑卒中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且占比上升。因此年轻人同样要警惕脑卒中,提高防病意识。(蔺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降温“冻”真格!老年人如何防护?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症状,并易导致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专家提示,老年人还要多吃牛奶、豆制品等高钙、高蛋白食物,并适量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 [详细]

每餐“七八分饱”最健康 如何“精准拿捏”有妙招

处于七八分饱状态的人,看到美食时,心理上还能再吃两口,但这种想法并非出于饥饿的本能需求,而是基于馋的心理,更多的是对美食的喜爱和享受,有着可吃可不吃的从容态度。七八分饱只是健康生活第一步在专家看来, 七八分饱仅仅是迈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它为我们的身体奠定了良好的饮食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全面的健康,... [详细]

秋冬季雾天多发 远途自驾需小心

秋意渐浓,本市昼夜温差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受到地势等因素影响,高速公路沿线易出现雾区。交管高速支队也根据往年秋季本市高速公路沿线团雾发生情况梳理分析,以下10条高速公路沿线的15处路段易出现团雾:京沪高速公路98至120公里处、145至147公里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