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馨
近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2021年下半年国家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值得注意的是,“网红”护肤类被纳入了下半年风险监测范围。检测机构既可以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和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项目作为风险监测的检验依据,也可以采用经过验证的实验室自建方法进行检验。
专业人士指出,将此类产品纳入监测范畴,意味着化妆品行业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监管程度的逐步加深,有助于推动行业早日全面规范化。
随着电商、直播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兴起,在KOL的助推以及网友的互动“种草”下,各类“网红”美妆产品争相夺取着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红”产品都名副其实。有消费者跟风购买后,直呼“鸡肋”。更有甚者,频频暴雷,涉嫌违规宣传,且非正规厂商出品。
一位“90后”消费者林霖告诉全媒体记者,曾被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突然爆红的美妆产品吸引,如麦吉丽素颜三部曲、儒意VC淡斑笔、UH美白喷雾等,但发现某些产品使用后不仅效果不好,还会导致皮肤过敏,让林霖大失所望。现在,她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拔草”帖,与网友们互助“避雷”。记者观察发现,如今,在不少社交平台上,“拔草”的声音渐渐盖过了“种草”声,甚至出现了“拔草”专区。可以看出, 在面对“网红”美妆产品时,年轻消费者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理智。虽然借拔草之名反向营销的行为也“应运而生”,但是消费者也更为“精明”。
“网红”美妆还能继续“红”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名副其实”。而名不副实的产品,将在趋严的行业监管中和消费者日渐严格的审视中,逐步被淘汰。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