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近些年来,因儿童玩具造成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零件脱落、违法添加禁用物质、元素含量超标等问题使得儿童玩具暗藏许多安全隐患。
“你看这一个个珠子,就跟戴个耳环一样。”近日,西安市某医院消化科主任张超看着一名4岁男童胃中连成环的异物说道。通过手术,男童胃中的珠子被成功取出,而这些珠子正是一种常见的玩具——磁力珠。
磁力珠,又叫磁力球、巴克球,依靠磁力可以被拼接成各种不同的造型,有直径3mm、5mm、8mm等规格。正是这种价格低廉、体积小巧、颜色鲜艳的玩具,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儿童因误吞磁力珠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的案例并不少见。
对此,专家建议,暑期将至,家长在为儿童购买玩具时,要认准CCC认证标志,不能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儿童玩具,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玩具。同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成分表等内容,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注意留存购物发票,方便出现问题后维权。
去年儿童玩具投诉量增加近两倍
近年来,国内玩具市场十分火热。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46.7万家玩具相关企业,其中2020年注册量达129.67万家,今年前5月新注册企业56.34万家,同比增长32%。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玩具内销市场由2016年的556亿元增至2020年的779.7亿元。
然而,在庞大的玩具消费市场背后,生产销售劣质儿童玩具的案件频频发生,有的甚至危及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
除了磁力珠外,一些其他玩具也会给儿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手感顺滑、气味芳香的“假水”硼元素超标,而过量摄入硼元素会引起中毒;遇水变大、色彩艳丽的“水精灵”,如果吞咽会具有窒息危险,碎片会不慎划伤眼球;指尖陀螺高速旋转时可以击碎鸡蛋;电人玩具瞬间电压远超玩具供电额定电压;激光笔直射眼睛可能造成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儿童玩具投诉4847件,比2019年的投诉量增加了近两倍。
据悉,儿童玩具投诉涉及安全的问题主要包括:机械物理伤害,如玩具小零件脱落、玩具有危险尖点利边;化学伤害,如违法添加禁用物质、某种元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玩具适用年龄与实际使用不符以及误玩非玩具产品造成的伤害等。
消费者维权成本相对较高
2021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本年度第二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监督抽查,一款BB叫洗澡玩具中增塑剂不符合国家标准,儿童长期接触后,增塑剂可能通过皮肤、食管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使健康受损;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市场监管局查明,一款铃铛球玩具未标注适用年龄范围及说明性的年龄标志,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此前,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对651家企业1035款儿童玩具类产品进行的质量监督抽查发现,184家企业生产的214款产品不合格。
除产品质量问题外,商家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损。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王帅帅与皇浦公司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一案中,皇浦公司因儿童四轮电动小车的宣传适用年龄、承重能力与说明书不符,致使王帅帅购买后无法正常使用,被法院认定销售行为构成欺诈,须退还货物并按产品价款三倍赔偿。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玮琨表示,儿童玩具品类繁多、加工材料成分复杂。相比一般产品,售价低廉的儿童玩具维权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相对较高,衡量之下部分消费者不得不放弃维权。
擦亮双眼,选择合适儿童玩具
“现在市面上仿冒的儿童玩具产品有很多,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王玮琨建议在购买儿童玩具时要擦亮双眼、谨慎选择,从正规商场或者信誉良好的网店购买儿童玩具,坚决不买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以及无质量合格证的“三无”产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成分表等内容,并注意留存购物凭证。
对于市面上仍然存在不符合国家有关玩具安全标准的不合格产品这一现象,中消协提醒,不能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儿童玩具,在购买儿童玩具时要认准CCC认证标志。
“磁力球为小颗粒球,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磁力球属于强磁物,严禁吞食,如果不慎吞食请立即就医。”在某网店售卖磁力球的商品详情页面,商家提示道。然而,商品评价中不乏“小孩才5岁,挺喜欢玩的”“孩子年龄有点小不太会玩,没几天就丢了很多”等内容。
为了减少因玩具适用年龄与实际使用不符带来的安全隐患,中消协指出,家长在购买玩具时,一定要关注玩具包装上标注的适合年龄,选购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玩具。同时,家长也应监督、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玩具,年龄较小的儿童在玩耍时,最好能够全程陪同。
“从源头上说,玩具经营者应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生产操作,履行注意义务,从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儿童玩具消费环境。”王玮琨建议道。(记者 时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