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伟
不会用随申码、不会在线叫车,出门成了大麻烦;不会在线挂号,跑一趟医院顾虑重重;不清楚网上诈骗“套路”,上当受骗还懵懂不知……在年轻人享受信息技术红利的同时,部分银发人群在“数字鸿沟”面前却处境窘迫。作为拥有千万级用户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运营商自身优势资源和力量,以“爱心讲坛”、组织青年志愿者上门服务、在营业厅内安排“爱心专柜”“银发专席”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类适老数字化培训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截至目前,上海电信爱心专柜累计接待41.8万人次、上海移动线上爱心讲堂点击量超过5.8万次……更多申城银发族融入数字化生活,享受到互联网的便捷和乐趣。
把老年人也“拉进群”
“先打开微信,点击‘发现’,最下面有个小程序,找到‘随申办’后,就能在首页上打开随申码了……”
本月一个炎热的午后,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张杨路营业厅内,一场面向附近社区及进厅办理业务的老年用户的“爱心讲坛”正在进行。来自上海电信的年轻志愿者正耐心地手把手传授随申码使用方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常识。
“我平时手机只会发微信,每次去医院要出示随申码,都得找志愿者帮忙。现在好了,随申码我自已也可以搞定了”“家里小孩一直提醒当心手机诈骗,我心里一直‘毛拉拉’的,听了讲座,终于搞懂了诈骗‘套路’有哪些”……满头白发的“阿姨爷叔”们,向身边的志愿者连声道谢。“我家就住在附近的桃林小区,一旦遇到问题,都习惯先来营业厅找志愿者咨询。”今年76岁的张阿婆告诉记者,“儿子去年就给我买了这款5G手机,但大部分时候我都只拿它当‘老人机’用。还是这里的志愿者有水平,讲得清楚,态度也好。”
“我每周都去医院看病,要花上不少时间,可不可以手机上就搞定挂号?”面对李老伯的疑问,志愿者小谷告诉他:“爷叔,其实你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挂号预约,甚至可以等快叫到号了再到医院就医,比传统挂号方式方便多了。你看,只要打开微信里的医院公众号,选择下方菜单第一项‘网上挂号’功能,在跳出的页面里填好手机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并选择好要就医的科室,最后完成微信付款,就挂好号了……”在小谷的一步步操作演示下,李老伯终于学会了手机挂号和付款。为了进一步缓解李老伯的焦虑,小谷还把他和在场的“阿姨爷叔”拉进了志愿者的“数字助老”微信群,“大家万一哪个步骤忘记了也不用着急,群里‘喊一声’,马上帮你搞定”。
数字助老瞄准“痛点”
家里的WiFi突然“罢工”、IPTV新功能不会用……老年用户使用数字产品遇到故障或疑问时,习惯打客服电话咨询,但近年来随着运营商智能化客服的普及,老年人面对电话里的“机器人”客服,往往手足无措甚至火冒三丈。针对这一情况,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客服电话10000(电信)、10086(移动)、10010(联通)已统一开通针对65岁以上老年用户的“一键进入”人工客服功能,大大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与此同时,线下营业厅也设置“爱心专柜” “助老志愿者”优先接待老年人,并提供上门办理业务、委托代办业务、专属大字账单等定制化服务,改善老年人在使用通信服务时的体验,提高信息无障碍水平。
针对老年用户数字生活中遭遇的各类“痛点”,上海移动不定期开展爱心讲堂,让老人了解更多实用的信息化新技术、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网上应用等,并主动走进社区、街道开展宣传,将贴心服务、防诈宣传等“送上门”。目前, “上海移动和你”App已推出敬老版,并开辟线上爱心讲堂,方便用户了解更多知识。与此同时,上海移动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信息助力员”志愿者上岗培训,经过培训后的“信息助力员”深入社区、网点,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提供咨询和帮助,辅导老人学会常用智能化应用服务。
在疏通老年用户数字生活“瓶颈”难题的同时,运营商结合5G技术、智能养老产品的发展,正在推出更多智慧信息化助老、养老服务和产品。结合“美丽家园”项目的推进,上海电信在江苏路街道试点探索“智慧养老” “群租预警” “垃圾监控管理”等特色应用场景,并通过老人家中安装的智能“水管家”、门磁等物联感知设备,实时看护老人居家状态……一系列连接了管理、服务和最新物联网、人工智能(AI)、云技术的场景化智慧应用,帮助老年群体更好融入数字生活。
记者获悉,就在上月,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已成为全市首批获得“数字伙伴计划·上海市数字为老培训基地”授牌的通信企业, “数字伙伴计划”由政府联合企业、市民、社会组织共同发起,针对数字化适应程度不同的老人,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信息化助老服务创新并行,关心关爱老年用户,让银发族尽快成为数字时代“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