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别让恐怖血腥扭曲历史的歪风,把“剧本杀”带偏了

2021年09月24日 06:44   来源:文汇报   

  黄启哲

  不过两年时间, “剧本杀”就发展成为最潮流的线下娱乐项目。周末在微信群拉人“上车”开一盘“剧本杀”,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作为新兴文娱消费新业态,目前国内“剧本杀”线下门店已超过4.5万家,今年又新增相关企业5000余家;研究机构预测今年市场规模将达170亿元,消费者规模有望逼近1000万。在光鲜背后,我们也必须看到存在着有些剧本恐怖血腥、有的场地隐患丛生、监管存在盲区的晦暗“B面”。在这之中,以“恐怖” “暴力”“灵异”为噱头,扭曲历史事实、宣扬负面价值观的剧本更是乱象“重灾区”。近期, “剧情引导饮酒过量送医急救” “少年沉迷剧本杀诱发心理疾病” “玩恐怖本吓出后遗症”等负面事件时有发生。作为文娱市场的一个新兴项目,初期的某些乱象或许难以避免,但若不顾价值导向一味追求利益地无序扩张,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的良性发展。

  眼下, “剧本杀”存在的灰色敏感地带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上海市公安局已出手整治“剧本杀”等新业态经营场地,11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的相关场所被停业整顿。另一边,上海相关行业协会也着手建立“剧本杀”行业标准来规范运营。在经营整治过后,是时候从剧本内容源头遏制不正之风了,决不能让“重口味”歪风把“剧本杀”带偏!

  “剧本杀”原本是围绕剧本展开的桌面推理游戏,玩家人手一本剧本,根据上面的角色提示,完成故事主线剧情的推进,抽丝剥茧找到真凶或掩饰身份。然而,由于受众从最初的推理爱好者逐步向普通大众拓展, “剧本杀”逐步细分出了“喜剧本” “情感本” “恐怖本”等类型,满足对推理兴致不高,只想尝鲜、追求潮流的普通玩家。

  爆发式增长的市场让上游创作者看到商机,然而创作者的鱼龙混杂,让“剧本杀”内容逐渐跑偏——一些无良创作者来不及潜心设计推理烧脑的细节,就靠着填充恐怖、灵异、血腥的元素来拼凑故事。而为了让玩家更有代入感、抬升“剧本杀”消费价格,一些店家则根据这些恐怖灵异本,推出了“实景剧本杀”。单就这些场景的布置,已经让“剧本杀”变了味——原本的推理脑力激荡,吹进了宣扬恐怖、灵异的“妖风”。某个围绕墓地展开的“剧本杀”,走进房间便是一座“乱葬岗”:天花板上装饰着残破的白布条;蜘蛛网密布、符咒贴满石壁、墓园尸体横陈。除了读剧本的房间有灯,其他地方均是黑漆漆一片,玩家不仅要在摸索中完成搜证,还要提防冷不丁跳出的“鬼魂”吓人。店家为渲染恐怖氛围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翻看“剧本杀”热门剧本名字,“蛊” “魂” “灵” “鬼”成为高频词。更不必说社交平台搜索“失眠”“吓哭”等关键词,跳出“剧本杀”消费者的抱怨反馈不计其数。面对于此,心理较为成熟的成人尚且无力招架,更不要说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良莠不齐的“剧本杀”市场在历史观价值观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离和差错。某个以南宋历史为背景的“剧本杀”中,为岳飞刺下“精忠报国”的竟是秦桧,连千古名篇《满江红》也歪曲成秦桧的创作。南宋抗金战争,竟被说成了个人的情感恩怨。对此,消费者出离愤怒,呼吁抵制——怎能为了标新立异扭曲历史真相、污蔑民族英雄?

  曾经的“剧本杀”与推理文学唇齿相依,重推理而轻凶杀,借案件警醒世人而非一味暴露人性阴暗面。在“剧本杀”圈,也有不少具有爱国情怀、催泪动人的红色剧本颇获好评。然而眼下,部分“剧本杀”已然偏离了文娱项目健康发展的轨道,倘若任由劣币驱逐良币,诱导玩家追求刺激长期浸淫于此,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很难不会迷失价值导向,对受众造成精神的侵蚀。

  “剧本杀”市场产业链涉及面很广,从价值观导向到门店安全运营的全流程监管是新发展阶段的新课题。要破题,严控内容生产源头是重中之重,多部门联手打出“组合拳”是生态治理关键。有堵有疏,有重拳出击也有引导扶持,方能呵护好新兴业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剧本杀”以休闲娱乐的本来面目,令其真正成为倡导乐观积极人生态度与正确历史价值观的文化场域。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别让恐怖血腥扭曲历史的歪风,把“剧本杀”带偏了

2021-09-24 06:44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