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家教亟待走出 “打击式教育”误区

2021年11月08日 06:49   来源:中国妇女报   

  ■ 张玉胜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与人们熟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同,实施打击式家教的父母总是以一种求全责备的“挑剔”目光对待孩子。无论其做什么,都难以得到认可与表扬。即便是孩子考试得了98分,家长也要拿隔壁孩子的100分比较,抱怨“不理想”“有差距”。透过九成受访者坦言受过打击式教育的高比例数据,人们不难看出这种不当家教的普遍。

  中国父母缘何热衷于在言语上“打击”孩子而吝啬“表扬”?究其原因,并非其不爱孩子,而是深受“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影响。综合受访青年对父母打击式家教的成因分析,其“动机”或包括多个层面。比如,防止孩子骄傲自满;希望孩子多自省自查;督促孩子向优秀的人学习;只看到孩子缺点而无视优点;家长间“攀比”心理作怪;想借此树立家长权威,等等。

  “打击式”家教虽不像粗暴殴打的棍棒教育那样让孩子皮肉受苦,但其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家长打压的教育环境中,其情绪低落、兴趣索然和积极性受挫不难想象,学习提不起劲,成绩自然落后。

  其次,会疏远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情要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维系,打击式教育极易让孩子产生不悦与痛苦甚至心理逆反,这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与和睦,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亲子关系也就难以得到改善。

  其三,会重挫孩子自信心。实践表明,生活在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大多都比较自信与开朗,因为父母对于他们的进步和成功从不吝啬表扬;而常常受到打击式家教的孩子,则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性格压抑和自信心缺失。

  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的确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谦虚、上进,避免骄傲、翘尾巴。但不讲方法地一味或过度打击,往往给孩子带来过大心理压力,导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矫正打击式家教,就当摒弃父母的错误认知。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过是简单粗暴家教的遮羞布;“严师出高徒”也并非只是一味地板起面孔训人;惯着就是溺爱,夸了就会“翘尾巴”的认知太片面与绝对。家教不能缺失温情、耐心与人格尊重。

  家教需要方法得当、科学合理。人常说“教无定法”。教育孩子也需实事求是、因人制宜、恩威并施、奖惩结合。孩子犯了错误,就该批评教育,当然也需父母拥有“容错”的心理预期;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敢于和善于拒绝。当孩子获得优异成绩或取得点滴进步时,父母要不吝表扬与夸奖。须知,孩子是渴望被认可、被肯定和被鼓励的。


(责任编辑 :欧云海)

分享到:
35.1K

家教亟待走出 “打击式教育”误区

2021-11-08 06:49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