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2025-02-18 06:32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2025年02月18日 06:32   来源:新华网   

  18日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标志着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中医专家提醒,这一时期天气乍暖还寒,气候特点以“寒湿”为主,对人体健康尤其是消化功能影响明显,人们宜通过饮食调脾、起居护阳、运动疏肝抵御寒湿邪气,预防季节性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艳虹介绍,中医认为,寒湿之气易困脾脏,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且春主肝气,肝气过旺易克脾土,进一步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因此,雨水时节多见“风寒湿邪外袭”导致的感冒、咳嗽、鼻炎等外感病;“寒湿滞留关节”易致关节疾病复发;肝气若疏泄失常易发郁结,可表现为情绪波动、抑郁、烦躁甚至失眠。

  “雨水节气是春季阳气升发的关键期。”张艳虹说,饮食注意“少酸宜甘、健脾祛湿”,宜多吃山药、红枣、蜂蜜等甘味食物,少吃山楂等酸味食物以免助肝克脾,尽量避免进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或羊肉等过于温补的食物以防加重湿邪。

  起居则要注意“春捂护阳,避湿防寒”。张艳虹提示,穿衣宜“上薄下厚”,保护头部、颈项、腰腹和下肢,避免寒从脚起;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肝血;保持居室干燥通风,避免湿气滞留。此外,运动宜以“微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阴,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

  如何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应对这一时节常见健康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赵俊男说,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祛湿、补气养血,按摩中脘穴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艾灸关元穴能够温阳散寒、健脾益胃。每晚睡前还可用艾叶、生姜、花椒等药材煮水泡脚15至20分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散寒祛湿。(田晓航)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18日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标志着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中医专家提醒,这一时期天气乍暖还寒,气候特点以“寒湿”为主,对人体健康尤其是消化功能影响明显,人们宜通过饮食调脾、起居护阳、运动疏肝抵御寒湿邪气,预防季节性疾病。 [详细]

又湿又冷时节 注意这些健康安全问题

受冷空气和新一轮降水的共同影响,长沙气温重返偏冷格局,不少市民围炉烤火、煮茶,吃个火锅,再用各种“取暖神器”对抗寒冷。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却隐藏着一氧化碳中毒、烫伤、烧伤等隐患。近来,医院收治多例一氧化碳中毒、低温烫伤、烧伤患者。如何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如果不慎发生烫伤或烧伤,怎么处理?长沙市第四... [详细]

月子中心“爆雷”,消费者如何维权?

今年1月初,江苏、上海、安徽、广东等全国多地爱家月子中心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则“破产通知”,称公司因经营不善,已无力继续维持运营,现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原本被宝妈宝爸视为安心港湾的月子中心瞬间陷入混乱,食物供给中断、水电被停,正在坐月子的宝妈惊慌失措。而那些早已缴纳全款的预产期宝妈也被卷入钱财与服务双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