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干眼症,去医院做个眼部SPA!
尝试过推拿、“吊脖子”、保健品成套吃的“95后”职场年轻人薛晴最近又有了新的养生思路——眼部SPA。先被小红书种草、后经同事推荐多次的她终于决心走进了医院干眼门诊尝试,“舒服,但也不是特别舒服。改善嘛有一点,但给眼睛做SPA多酷啊。”
今年,“养生风”吹到了“心灵的窗户”上,给眼睛按摩治疗干眼症,让不少人为之心动。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记者探访
“原以为干眼就是干巴巴”,没想到是眼睛的微型“油工厂”堵了
初听到“眼部SPA”“眼睛按摩”,薛晴的第一反应是疑惑:是不是某种美容院坑人项目?还是医美设备在忽悠人?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干眼治疗中心,她才知道这条养生新赛道可以刷医保。
“我也明白咱们这种手机电脑看得多的人难免有干眼,滴些眼药水就好了嘛,但之前不知道干眼在医院是真的有专门对症治疗的。”干眼门诊休息区,一位位正在热敷的被治疗者舒服地靠着,薛晴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干眼患病率约在21%~33.7%,意味着3亿~4亿中国人群不同程度地存在干眼问题,作为一种慢性眼科疾病,干眼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已成为影响国人视觉生活质量的重要眼病。
因为是第一次看干眼,薛晴在医生的建议下先做了仔细的眼底眼表检查。而结果却让她有些惊讶,“没想到真的是双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功能障碍,通俗点说就是眼睛里50~70条本该畅通无阻的通道“失活”。睑板腺本该是眼皮里的“微型油工厂”,而“油管”堵了,导致眼睛“润滑油”生产出问题,眼泪蒸发过快,便诱发干眼,各种不适接踵而至。
全套的干眼检查包括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脂质层情况、眼红、腺体开口、上下睑板腺图像,花了小10分钟完成近十小项检查,薛晴才拿到综合分析报告。同时,每一项都有相对应的评分。
“适合做眼睛按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干眼治疗中心治疗师张莉每天都要为60~70位干眼患者检查治疗,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下到十来岁的孩子。近段时间,她明显感到了年轻人的增加,“应该跟大家越来越多看手机看电脑有关。”
年轻人的“效率养生”:热敷、雾化,顺带大脑放空
“上班的途中刷手机,上班时候看电脑敲键盘,下班了躺床上还要刷刷剧玩玩游戏的。眼睛干痒不说多频繁,一个月也有个几次。”“00后”陶莉娜工作一年,前不久被种草“眼部SPA”。一百出头的价格加上可以走医保,首次尝试后,她差不多半个月会来干眼治疗中心报到一次。
问及效果,陶莉娜觉得对眼睛是有改善的,笑言“至少心理上觉得在呵护眼睛,而且做治疗的时间里玩不了手机了,本身也是一种大脑放空。”
说是眼睛SPA,更科学的说法应该是睑板腺按摩。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治疗师会先给你戴上一片一次性蒸汽眼罩,热敷15分钟左右。紧接着,通过干眼雾化治疗仪器“熏”上20分钟。雾化熏蒸仪器由雾化模块、热敷模块、氧疗模块构成。通过超声波振动将药物雾化成细微分子,形成雾滴,药物分子直接作用于眼表。同时蒸汽热敷眼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舒缓干眼,有效改善眼周淤堵、黑眼圈。而氧疗则有助于激发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再生。
这些只是舒服的步骤。接下来紧张刺激的干眼物理治疗。“或许是眼睛太敏感脆弱,又酸又胀的感觉比挤痘痘痛多了。”滴上眼表麻药,张莉用娴熟专业的手法疏通堵塞的睑板腺开口,为薛晴这样的睑板腺堵塞患者挤压出异常的油脂,从而改善睑板腺功能。
张莉说,在该院干眼治疗中心还有强脉冲光技术、“液脉动”治疗,前者通过封闭睑缘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减轻眼睑炎症、减少眼睑细菌和螨虫的生长,融化睑板腺导管开口阻塞的分泌物,使睑脂排出,而后者则是通过全自动恒温液体加热睑板腺,软化睑脂的同时按摩挤压疏通睑板腺。
专家解读
你以为的SPA,不过是一场“水油平衡”
酸胀、发红、烧灼感,干涩、刺痛,甚至是视物模糊,其实这些都是干眼的症状。而“干眼症”从来就不只是眼睛干了缺水那么简单。
张莉介绍,眼球由泪膜覆盖,由内到外是粘蛋白、水液、油脂组成的“三明治”样结构。任何一层的缺乏、成分变化,或是三层之间比例的失衡都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有研究证明,80%以上的干眼患者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中脂质分泌不足,“锁水”功能不足导致的。也正因此,被冠以“眼睛SPA”之名的睑板腺按摩悄然走红。“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中青年、年龄增大的老年人、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都会容易出现干眼症,有些人认为缺啥补啥,就一直滴眼药水,其实光补水不补油,依然达不到‘水油平衡’会不舒服。”
“虽然有治疗方式,但归根结底保护眼睛还是应该从生活里做起。”张莉建议,可以备上几片热敷眼罩,DIY一下眼部按摩。再比如“20~20~20”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放松方式,每看20分钟电脑,就看向差不多6米外的地方,坚持20秒。
(本文除张莉外均为化名)
比一次次进医院更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有人笑言,“当代年轻人的用眼现状:上班996,用眼007。”也有人直呼,“熬的不是夜,是短暂的自由。”不仅是上班时间对着电子产品,数据显示,超过60%的职场人下班后会继续观看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尤其是多数人选择压缩睡眠时间来增加娱乐时间。但这样的“自由”很快代偿到“心灵的窗户”上。
医院眼睛按摩虽好,但终究不是对抗干眼问题的根本之策。践行科学的用眼习惯才是真正照顾好眼睛的良方。
用眼过度VS眼部SPA,何尝不是如今人们在“自由”和“健康”反复横跳的缩影。近年来,年轻人解锁了不少养生奇招,前有康复科爆改健身房,后有把做理疗变成下班固定行程。就连“治未病门诊”,也有亚健康的年轻人忐忑地前来寻求着通往健康的出路。
养生图鉴的增加更迭似乎提供了比生理上治疗更重要的心理疗愈。每一次踏入医院完成诊疗都像是对“不那么友好”的生活习惯的审视和警醒。此招虽妙,但改变不良的饮食、作息、用眼等生活习惯才是最低成本维护健康的方式。其实,“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矛盾过程少一些,真正的健康才会来得更早一些。
吕彦霖
患上干眼症 可能需要终身管理
4月6日,知名男星朱正廷在直播中透露,因职业需求长期频繁佩戴隐形眼镜,导致患上干眼症,症状包括起床后暂时性视力模糊、眼睛无法睁开、不停地流眼泪等。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逸夫医院眼科主任林小俊坦言,不良用眼习惯正在让干眼症成为一种“国民病”,而这种病一旦中招往往难以痊愈,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门诊患者超三分之一 干眼症成为“国民病”
林小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眼科门诊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是干眼症,症状多表现为双眼的干燥感、异物感、疲劳感、灼烧感,有些患者会有刺痛、畏光、眼泪增多等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泪腺功能会逐渐减退,泪液分泌减少,再合并局部的炎症、药物副作用,水液缺乏型干眼经常在中老年患者这个群体中易出现。林小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干眼症的发病率更大众化和年轻化,主要是受到环境、用眼习惯等的影响,比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佩戴隐形眼镜、长时间在空调房间等等,导致眼部缺少足够“润滑剂”或泪液挥发异常等引发干眼症。
一旦中招难以痊愈 需要长期治疗
此前,在电视剧《狂飙》中,主角曾将自己的干眼症戏称为“绝症”。林小俊表示,因为干眼症的病因复杂,可能由衰老、激素变化(如更年期)、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长期用眼过度、隐形眼镜佩戴等多种因素交织共同导致,难以彻底消除。“但它并非如癌症一样致命,强调的是‘病因治疗、需长期慢性疾病管理’的特性。”
目前,干眼症现有的治疗手段如人工泪液、抗炎药、泪小点栓塞等,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保护眼表,而非彻底恢复泪液系统的原始健康状态。林小俊提醒,患者即使症状暂时消失,一旦停药或恢复了不良用眼习惯,如熬夜刷手机等,干眼症极易复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坚持科学用眼的习惯,避免长时间刷手机、看电脑,每小时闭眼休息1~2分钟,眼睛干痒时可用人工泪液代替双手揉搓。林小俊特别补充,不要滥用网红眼药水,若含有血管收缩剂或防腐剂,可能恶化干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