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警惕七大骗局
随着“双11”购物热潮来临,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不法分子精心设计冒充电商客服、虚假快递、虚假中奖等多种骗局。天津反诈中心汇总七大常见骗术及防范指南,提醒市民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
1.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骗局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网购信息,冒充购物平台、快递客服来电、发送短信,称被害人购物订单异常或快递运输途中出现丢件、损坏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等,需办理退款手续,甚至多倍赔偿,继而诱导被害人在虚假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达到诈骗目的。
防范提示:
银行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绝不能在网上随意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操作。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一定要去官方平台查询,或者联系卖家核实。
2.虚假取件短信骗局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收件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模仿正规快递公司的短信模板发送虚假取件短信,可能包含虚假取件码,或者直接谎称包裹送至某地点,如有疑问可联系某电话号码。当被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后,骗子谎称“误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误购买保险”等,并声称如果不及时取消,将面临扣费。骗子以“远程协助取消扣费”为由,诱导被害人下载指定软件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通过这种方式,骗子可以实时监控被害人的手机操作,窃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实施盗刷。
防范提示:
收到快递取件短信后,不要急于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应通过快递公司的官方App、小程序或官网查询物流信息,核实包裹的真实情况。抖音、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平台的“百万保障”服务是免费的,不会到期或过期,更不会要求缴费续保。
3.虚假中奖、免单骗局
骗子经常利用中奖、免单这一套路来实施诈骗,给被害人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和密码。当被害人求证中奖信息时,骗子会以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转账汇款,待钱到手后便拉黑、删除。
防范提示:
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官方客服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不要轻易转账,也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轻易扫描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
4.预售商品骗局
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有些不法分子还会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导你转账汇款,随后拉黑。
防范提示:
消费者收到优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
5.虚假红包骗局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诱骗大家点击,当你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要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当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没有到账。骗子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
大家要谨记不点击、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6.刷单返现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11”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等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利,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你继续刷单。
警方提示:
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要求提前交纳保证金或定金的,都是诈骗。
7.“百万保障”保险诈骗
不法分子会冒充客服,称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误点击开通了安全支付“百万保障”服务,后续一年要扣金额较大的保险费。如要退保操作,需要银行发一封电子回执,需要对其银行账户进行验证。诈骗分子要求本人进行操作,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百万保障”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凡称退订、取消“百万保障”业务的,都是诈骗。凡是以远程办理业务为名,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张艳)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