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进补正当时,但“贴秋膘”≠猛吃!
随着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不少人开始琢磨着“贴秋膘”了。从中医角度来看,“贴秋膘”的本质是“秋收冬藏”的养生理念体现。但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主父瑶提醒,“贴秋膘”可不是简单地大鱼大肉猛吃一通。
“贴秋膘”并非人人适宜,以下几类人群需特别注意:
脾胃虚弱者:夏季暑湿较重,脾胃功能本就虚弱,若秋季突然大量食用油腻、滋补的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这类人群应先调理脾胃,再循序渐进进补。
肥胖人群:现代人与过去不同,多数人夏季饮食并不匮乏,反而可能因吹空调、活动量少导致脂肪堆积。这类人群“贴秋膘”需谨慎,应避免高油、高脂、高糖食物,转而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虾、豆制品等,同时结合运动控制体重。
患有基础疾病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进补时需严格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温补过度的食物。
易上火人群:秋季气候干燥,部分人本身属于热性体质,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秋燥”症状。若再食用羊肉等温补食物,会加重上火症状,这类人群应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
夏季因食欲差、消耗大导致体重明显下降、身体虚弱的人;体质偏瘦、免疫力较低的人;老年人和儿童(需根据具体体质调整)等人群可适当通过“贴秋膘”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想要健康“贴秋膘”,关键在于“补得对、补得适量”,以下4个原则一定要遵守:
1.先调脾胃再进补。秋季进补前,可先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莲子等,帮助脾胃功能恢复。
2.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贴秋膘”不代表只吃荤菜,应做到荤素搭配。
3.少辛多酸,滋阴润燥。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宜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
4.循序渐进,不可过量。进补应从少量开始,让肠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