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领跑赋能,铸就经营主体发展“向心力”

2024-12-19 14:16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信用领跑赋能,铸就经营主体发展“向心力”

2024年12月19日 14:16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18日,以“构筑信用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信用北京暨信用中关村论坛·京津冀晋信用协同交流会在京开幕。本次论坛上,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徐兴华代表信用领跑行动组委会正式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分析报告》,梳理分析了434家2024年度信用领跑企业、信用领跑园区情况,并围绕“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信用价值,加强ESG管理、厚植发展底蕴,多元携手共进、涵养信用生态”等维度,提出三项具体建议,推进以信用铸就企业发展“向心力”,助力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城市产业提质升级。

  深化信用领跑品牌,助力打造首都创新高地

  报告显示,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发起的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简称“信用领跑行动”),受到了首都经营主体的关注和支持,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目前,信用领跑行动已携手各区信用主管部门,建立了信用重点培育企业库,覆盖2万余家企业,累计培育了近3000家信用领跑企业、60余家信用领跑园区,其中,连续五年以上入选信用领跑企业的,有187家;大唐创业园等多家产业园区,连续4年入选信用领跑园区。这些“诚信经营、守信践诺”的标杆单位具备信用状况优、融资能力强、科技创新力足、产业发展成熟等特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是坚持深化信用管理、拓展信用应用,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信用赋能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拓宽融资增信途径,让信用变为真正资产

  2024年,信用领跑行动携手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信用进企业”“信用进园区”主题宣贯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信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送服务”工作,努力让经营主体知晓并主动使用“信易贷”平台。2024年1-11月,已累积帮助78家企业获得超2亿元贷款。

  此外,信用领跑行动以助力企业增信为目标,积极探索社会化信用激励措施落地。通过走访调研、组织资源对接活动等方式,积极将守信企业的真实需求反馈给金融机构,协助接洽和建立中小微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到2024年间,信用领跑行动已携手中关村科技担保、北京中关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关村支行、中国银行北京科创中心支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中关村分行、杭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总部北京科创中心、兴业银行西直门支行、江苏银行德胜支行、中国光大银行学院路支行等信用赋能合作伙伴,为信用领跑企业提供超过280亿元授信额度,其中信用贷款额度超250亿元,绿色贷款额度超3亿元,有效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生动诠释“信用越好,贷款越融资”。

  推动重点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催生协同发展“信”力量

  随着报告的发布,好消息传来:山西省大同市发展改革委推荐的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了2024年度京津冀晋信用领跑园区。这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带动更多产业园区加入信用领跑行列。

  作为优化产业集聚、升级园区服务、创新运营模式的关键,产业园区信用建设至关重要。2024年,京津冀晋信用主管部门结合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行动的实践经验,探索推进京津晋冀重点产业园区协同“领跑”,组织开展重点产业园区信用评价工作,从园区基础建设、配套能力、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制定产业园区信用评价指标,建立京津冀晋重点产业园区信用评价机制,评选出信用领跑园区24家,打造跨区域信用赋能产业升级样板间,提升诚信履约能力,带动更多前沿技术和优质项目落地,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家庭、亲子办签量同比增16% 暑期出境游火爆开局

多地办签量大幅增长国际机票平均支付价同比降15%记者从携程了解到,暑期出境长线游复苏势头强劲,尤其以欧洲申根地区表现最为亮眼。截至目前,去哪儿平台上国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客群中,大学生增速最快,出游人次同比去年大增77%,6月底至7月初是大学生出发的热门时期。记... [详细]

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阅读《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发现,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据悉,气象部门将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发送预警信息至国家... [详细]

内部名额、低分高录、“李鬼”通知书……警惕涉高考骗局花样翻新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高考前后及招生录取阶段,设计各类骗局,话术与手段不断升级,考生及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在山东日照山海天公安分局侦办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宣称能帮考生以补录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缴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