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 “三化” 发展 打造四川制造 “硬脊梁”

2025-02-17 10:5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加快推动 “三化” 发展 打造四川制造 “硬脊梁”

2025年02月17日 10:5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蜀地制造,精技为魂。”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四川紧跟指引,把新型工业化放在 “四化同步” 的首要位置,明确 “四川方案”,全力加快推动 “三化” 发展,致力于打造四川制造的 “硬脊梁”。

  推动制造业 “高端化” 发展,打造国家制造业高地。

  “技进乎道,臻于至善,蜀地制造攀峰巅。” 四川制造瞄准高端领域,持续深耕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大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搭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切实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新能源装备、节能减排装备、低碳技术装备以及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助力四川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另一方面,坚持高质量强链补链延链。从统筹协调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涵盖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在落地服务上,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招商引资方面,聚焦高端制造业项目,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入驻,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优化产业链结构,做强产业端,全力打造享誉全球的 “四川制造” 品牌。

  推动制造业 “智能化” 发展,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善假于物,智启新程,川企智造驭长风。” 四川制造紧盯智能化前沿,不断加大对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的投入。在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链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打造与完善产业链的高度出发,深入分析传统产业痛点,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例如,推动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对于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在创新研发新兴产业链上,将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引入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链主导项目,进而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聚集。同时,建立产业联盟,定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设立联合攻关项目,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推动制造业 “绿色化” 发展,实施制造业低碳转型。

  “天人合一,绿满川渝,制造华章生态融。” 四川制造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全力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在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大算力,对全省煤、油、气、电力等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精准监测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情况。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企业能源使用进行精细化管理,监督企业碳减排。鼓励企业加大在数字化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如研发智能节能设备、绿色生产工艺等,政府则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为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环境。在促进安全化和绿色化相互支撑方面,企业要将安全责任与绿色发展目标全面融入日常管理流程。制定完善的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与环保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环保素养,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与绿色生产要求。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制定统一的安全与绿色监管标准,实现信息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共同推动安全化和绿色化相互支撑、协同发展。

  “精技铸魂向高端,智能领航破万难。绿韵铺就发展路,蜀地制造谱新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四川制造应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 “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立足当下、谋划未来。以坚定的决心、强大的执行力,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 “三化” 要求,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风口” 中,奋力打造四川制造的 “硬脊梁”,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杨梦婷)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深秋寒意浓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感冒”

医生提醒,秋季情绪波动需科学区分,短暂的悲秋属正常身心反应,但若症状持续数日且影响生活,需关注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及时进行干预。出现失眠早醒或嗜睡、食欲体重骤变,或莫名头痛背痛却查不出病因,这都属于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徐学兵说,若自我调节后情绪问题仍无改善,千万别硬扛,应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详细]

脑梗盯上年轻人,患病比例正上升

远离脑梗,记住这5招传统认知中,脑梗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但近年来的临床数据显示,20—40岁的年轻脑梗患者占比逐渐上升,背后的原因除了椎动脉夹层,不良生活习惯也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雷区。如果本身有结缔组织病如马方综合征、纤维肌发育不良,或家族中有动脉夹层病史,血管壁天生比普通人脆弱... [详细]

呼吸道合胞病毒进入流行期?秋冬这样守护儿童呼吸道健康

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近来进入流行期。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上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当前位列检测阳性率前三位,近期在南方省份阳性率有所抬升。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