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养老那一天看似很远实则很近

2025-04-01 06:55 来源:钱江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机器人养老那一天看似很远实则很近

2025年04月01日 06:55   来源:钱江晚报   

前不久,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是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适合老年人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何时能走进老人的生活?日前,钱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动辅助生活系统委员会主席、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主笔人马德军。

人类如何应对不可避免的衰老问题,马德军的答案是依靠“主动辅助生活系统”,而养老机器人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机器人是有温度的。”马德军说,从物理层面来说,人形机器人用上电子皮肤,可以调节温度。从精神层面来说,养老机器人可以陪老人聊天,可以通过语音、表情、交互等“感觉”到老人的情绪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助力老年人融入社会。

老年人渴望被看见、被需要。破题关键就在于,通过机器人技术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重拾价值感。

“体力不够补体力,智力不够补智力,还能提供情绪慰藉,养老机器人可以让老年人拥有一个更有尊严的独立养老生活,让人生的垃圾时间无限短。这也是我们做研究、做标准的初衷。”马德军说,此次发布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对情感陪护、情感危机等提出了相关准则。

机器人养老离我们还有多远?

“当下部分机器人已经走进家庭,但离我们理想中的养老机器人还有差距。”马德军说,目前国内外一些高端养老机器人具备了健康监测功能、通信能力以及移动性支持,但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有待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流畅性还需要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来验证和提升。

真正实现机器人养老,尤其是走进家庭居家养老,除了技术创新,还需要攻克“成本价格”这道关。

“在未来,价格不是问题。”在马德军看来,如果能通过技术创新完全实现国产化,再加上如此大规模的养老市场,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和价格。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发布养老机器人补贴、税收优惠措施等,鼓励企业推广养老机器人。

“未来的养老机器人可能是专属机器人,也可能是共享机器人。只要有需求,这些创新都是可以期待的。”马德军说,“现在发展势头很好,而且有了标准引领,真正实现机器人养老的那一天看似很远,实际也许很近。” (潘文)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

3月26日,篮球运动员达米安·利拉德被诊断出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将无限期休战;前不久,球星文班亚马因右肩深静脉血栓,而无缘赛季剩余比赛。这两起事件引发了大众对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关注。在人们的印象里,老年人以及久坐、久卧、久站人群是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患病群体。有着良好运动基础的职业运动员,竟然也会被深静脉血... [详细]

总吃“哑巴亏”!预付式消费困局如何破?

卷款跑路、责任人失联、承诺服务无法兑现……近年来,通过预付式消费模式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不少商家频频出现问题商家套现跑路,重重陷阱防不胜防类似宠物连锁这种用户需要提前支付服务费用才能享受服务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并不鲜见,同时也是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详细]

警惕“以租养贷”落入连环套

“如果当初不听信‘租机套现’的宣传,就不会欠下这么多钱了。”几个月来,每天凌晨,舒政(化名)都会收到催债人的电话,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上万元欠款数字,他懊悔不已。时下,一些网络平台兴起一种“租机套现”套路,贷款中介诱导用户在平台租借手机,到手后套现放款。用户虽不用直接向中介支付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