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买食品,生产日期咋这么难找?

2025-04-01 06:58 来源: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去买食品,生产日期咋这么难找?

2025年04月01日 06:58   来源:   金陵晚报

“这个生产日期太难找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字又太小看不清。”近日,听语+热线接到读者来电吐槽,“碰到过多次这样的事,在食品包装上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挺费劲。”

在日常消费中,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不少消费者关注的重要信息。记者调查发现,正如不少消费者和读者反映的那样,部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食品标识存在“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隐身”了?

3月3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城南、河西的多家商超,发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这类常见食品标识在外包装上并没有固定位置,封口、底部、背面、图文间隙都可能被印上生产日期。此外,不同商品的常见食品标识在颜色、字体大小、标注形式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更有甚者,有些常见食品标识还很难找,仿佛“隐身”一般。

在一份30克装的卤香鸡爪外包装上,生产日期标注字体颜色与周围环境接近,不细看很难找到,即使在费力找到后,其部分数字还与周边图画重合,难以辨别。

在一瓶电解质水上,外包装上“生产日期”仿佛“隐身”,最后记者在其瓶盖上找到这处标识。生产日期的数字印刷在黑色瓶盖,字体颜色与瓶盖颜色接近,需要将瓶盖对光倾斜对照才能看出生产日期“20250105”字样。

在一袋陈皮味饼干的透明包装上,也难以找到该商品生产日期字样。经过仔细寻找,才发现生产日期数字被印刷在透明包装袋封口处,数字字体较小再加上颜色和透明袋包装色彩相似,要想看清“生产日期”具体数字很不容易。

在记者调查的近30种商品中,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常用食品信息标注不规范不清晰的现象并非个例,有的标注数字颜色和背景色一致,视觉上很难发现,有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字体小且很难看清,有的商品只标注了生产日期,而将有效期等内容标注在其他位置,让消费者很难算清真正的可食用期长短。

消费者为找到这些信息“费时费力”

“我是特别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些信息的,也因此对查找这些信息感受很深。”消费者郭爱华在软件大道旁的一家超市货柜前告诉记者,她几年前购买牛奶发现,部分商家会将临期牛奶放在货柜外侧,而将刚生产的牛奶放在货柜里面,从那以后她购买食品就特别关注生产日期、有效期、保质期这些常见食品标识信息了,“但有些信息标注却像是在和消费者捉迷藏,字小、位置偏、颜色淡,还有的不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让你计算可食用期限很费劲”。

一些消费者告诉记者,为了找到这些信息,他们也是不断总结,一定要找到这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要注意外包装透明的地方,要注意上下边角缝隙,要注意瓶盖封口等不显眼位置,往往生产日期就可能藏在这里。”消费者陈老先生觉得,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关注到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部分商家越想让你不在意,你就越要找到这些信息”。

实际上,这类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就曾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对部分食品标识标注不规范、不准确、不清晰,尤其是对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反映强烈。随着新品种、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者对高质量食品需求不断增长,对清晰识读食品标识的需求越来越高。

据了解,此前,针对食品生产日期等相关情况,江苏及南京相关方面就曾多次组织相关检查。

新规出台,让食品保质期好找

业内人士介绍,为方便消费者查找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推动食品企业积极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方便消费者清晰辨识。

“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将迎来解决办法。”江苏同大律师事务所李小亮律师告诉记者,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7年3月16日起施行,这将让食品保质期容易找、不用算。

记者发现,根据《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独立区域,具体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如独立区域未设置在包装主要展示版面的,应当在主要展示版面上标注“见包装物某部位”字样进行指引,让消费者易于查找标注的具体日期。《标识办法》还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使用白底黑字等颜色对比明显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标注的字体最小高度从现行的1.8毫米,按照包装最大表面面积不同分层次提升。按照《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保质期到期日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强制标示事项,方便消费者直接知晓食品的可食用期限,无须另行计算。

针对目前部分食品标签“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李小亮律师建议,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优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注方式,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改进喷码、打印等标注技术,确保标注内容清晰、持久。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如发现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的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食品标签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王国俊)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运动防不住血栓?警惕这三个形成因素

3月26日,篮球运动员达米安·利拉德被诊断出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将无限期休战;前不久,球星文班亚马因右肩深静脉血栓,而无缘赛季剩余比赛。这两起事件引发了大众对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关注。在人们的印象里,老年人以及久坐、久卧、久站人群是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患病群体。有着良好运动基础的职业运动员,竟然也会被深静脉血... [详细]

总吃“哑巴亏”!预付式消费困局如何破?

卷款跑路、责任人失联、承诺服务无法兑现……近年来,通过预付式消费模式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不少商家频频出现问题商家套现跑路,重重陷阱防不胜防类似宠物连锁这种用户需要提前支付服务费用才能享受服务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并不鲜见,同时也是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详细]

警惕“以租养贷”落入连环套

“如果当初不听信‘租机套现’的宣传,就不会欠下这么多钱了。”几个月来,每天凌晨,舒政(化名)都会收到催债人的电话,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上万元欠款数字,他懊悔不已。时下,一些网络平台兴起一种“租机套现”套路,贷款中介诱导用户在平台租借手机,到手后套现放款。用户虽不用直接向中介支付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