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跑出“踩针感” 小心足底筋膜“闹脾气”
随着“体重管理年”行动愈发受到关注,各种减肥话题都成了公众讨论的热点,怎样健康、科学地减肥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期“健康+”就跟大家聊聊减重路上的相关热点。
运动减肥是健康的减重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遇到了奇怪的状况。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简称“红会医院”)足踝外科接诊了一位患者——32岁的张先生为了减肥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可没过多久,脚底开始疼得厉害,早上起床一踩地,就像踩在了针尖上,苦不堪言。经医生详细检查,张先生患上了足底筋膜炎,这和他运动方法不当有关。
记者采访发现,像张先生这样的例子在红会医院并不少见。该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综合病区主任医师鹿军表示,近期很多人为了减肥加大运动量,却在运动时一不小心掉进了“健康陷阱”,让足底筋膜炎悄悄找上了门。
据鹿军介绍,足底筋膜就像是脚底的一张“弓弦”,默默支撑着足弓,在我们日常走路、跑步、跳跃时帮助缓冲压力。但是,足底筋膜如果长期承受过大压力,或者反复被牵拉,就会“闹脾气”发炎,引发疼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足底筋膜如此脆弱呢?鹿军解释道,有的人急于求成,突然大幅增加运动量,像大量跑步、跳绳,足底筋膜根本“招架不住”;体重基数较大的人,足底承受的压力本身就大,在减肥初期更容易出现问题;此外,穿错鞋子也会“踩坑”,薄底鞋、没有足弓支撑的鞋会让足底筋膜负担剧增;还有人运动前后不注意拉伸放松,小腿后方筋膜紧张,也会连累足底筋膜发炎。
运动本是好事,怎样才能在享受运动的同时避免患上足底筋膜炎呢?鹿军给出了实用建议。他说,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突然挑战高强度运动。疯狂跑步、网红跳绳等方式对大体重人群危害显著:大体重者贸然长跑,膝关节承受冲击力可达体重的5至8倍;体重基数大且动作不规范地跳绳,易引发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因此,BMI>28者,首选游泳、骑自行车、坐姿弹力带训练,避免跳跃和深蹲;BMI24-28者,可增加椭圆机、靠墙静蹲、低阻力爬坡走,单次运动控制在30分钟内。此外,体重过大者还可借助减压护膝,运动时减轻30%关节负荷,科学守护关节健康。同时,医生提醒大家运动时还要选一双合脚、支撑性好、缓冲好的运动鞋,能给脚底“减负”;运动前后也别忘了给足底和小腿做拉伸。
要是已经患上了足底筋膜炎,也别慌张。医生建议,首先要做的就是休息,减少活动量,给足底充分的恢复时间;急性期可以用冰袋冰敷,每次15至20分钟,每天3次;平时还能做做脚趾拉伸、毛巾牵拉、足底滚球这些简单的动作帮助缓解;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药物,定制矫形鞋垫减轻足底压力,必要时还能进行物理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话,也可以考虑手术。(马相)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