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邀发财 专家荐好股 民警说了:天降的“财神”都是骗子

2025-04-02 06:44 来源:今晚报

当相亲软件上的“兵哥哥”教你投资黄金,当“学长”晒出护照邀你一起发财……这不是影视剧里的虚拟情节,而是近期高发的真实诈骗案例。天津反诈民警揭穿骗局,教你躲开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那些“坑”。

案例1:

冒充军人交友投资

王女士通过相亲软件认识一男子,对方称自己在某部队当兵,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两人以男女朋友的关系相处。一次,男子称在部队里面手机无法使用,让王女士帮他在某平台上投资黄金,王女士登录了其发来的网址进入账号看到有5万元的余额,于是按照指示在平台上操作投资,期间帮对方赚了钱。男子谎称他在投资公司有熟人,跟着他投资黄金收益很大,叫王女士也注册一个账号跟着他一起赚钱,王女士深信不疑,便在该平台投资黄金。

一段时间后,投资平台的交易方式变成了线下交易,王女士按约定到场后当面支付了6万元现金给一名男子,对方承诺钱随时都可以提现,如果不放心可以提现看看。王女士试着提了1000元,发现钱到账了,于是放心继续投资。紧接着,王女士又当面支付了5万元现金给对方,结果在平台上申请提现时钱没有到账,平台客服以各种理由不让王女士提现,男子也莫名消失,王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11万元。

案例2:

冒充学长博取信任

尼泊尔籍留学生丁某在宿舍刷一款社交软件时,突然收到一名“蒙古国学长”的好友请求。对方自称在天津留学,正在做加密货币投资,稳赚不赔,还热情邀请他一起“发财”。这位“学长”不仅主动加微信,还特意发来护照和居留许可照片,取得信任后迅速抛出“投资计划”:只要先投钱,很快就能收到分红。丁某信以为真,先后通过支付宝转账六次,共计3000余元。然而,钱刚转完,对方就消失了,微信不回,社交软件上也被拉黑,所谓“学长”竟是彻头彻尾的骗子。

案例3:

冒充大师推荐理财

张先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对方称有一个绝佳的投资理财项目要推荐给他,说有大师帮忙分析,一定会赚,并给他看了收益截图。张先生一看确实不错,非常心动,就问对方要怎么加入。

对方表示需要用黄金实物进行投资,让张先生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址。于是,张先生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多次去市区各大商场金店,累计购买200多万元的黄金,分批次寄给多个对方提供的地址进行“投资”。黄金寄出后,对方迟迟没有动静,直到被对方拉黑,张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

案例4:

冒充导师下载App拉群

王某在刷视频时看到有人提供炒股课程,就添加了此人的联系方式。对方给王某推荐了几只股票,王某见近期这几只股票确实涨了,便逐渐放松了警惕。

一个月后,王某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了一款名叫“通友”的App。App内有“导师”在群聊中讲课,还有群友不时发布自己赚到钱的喜讯。心动的王某按照“导师”的指示又下载了一款公益慈善助力App。“导师”称在App上投资助力,成功率达70%,投成功后可以获得翻倍的利润,一键提现。

王某向“导师”提供的账户转账30000元,在App上输入相应金额投资,当天就看见App账户内多了7000多元的余额。欣喜的王某在“导师”的建议下加大金额继续投资,但几天后却发现在App内不能提现,且“导师”也联系不上,才知道自己被骗,损失共计80000元。

反诈中心民警提示:

网上交友,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不要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不要轻信所谓“专家”“大师”的花言巧语而冲动投资。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任何承诺“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炒股、炒黄金等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不向他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的网页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投资App。(张艳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大师邀发财 专家荐好股 民警说了:天降的“财神”都是骗子

2025年04月02日 06:44   来源:今晚报   

当相亲软件上的“兵哥哥”教你投资黄金,当“学长”晒出护照邀你一起发财……这不是影视剧里的虚拟情节,而是近期高发的真实诈骗案例。天津反诈民警揭穿骗局,教你躲开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那些“坑”。

案例1:

冒充军人交友投资

王女士通过相亲软件认识一男子,对方称自己在某部队当兵,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两人以男女朋友的关系相处。一次,男子称在部队里面手机无法使用,让王女士帮他在某平台上投资黄金,王女士登录了其发来的网址进入账号看到有5万元的余额,于是按照指示在平台上操作投资,期间帮对方赚了钱。男子谎称他在投资公司有熟人,跟着他投资黄金收益很大,叫王女士也注册一个账号跟着他一起赚钱,王女士深信不疑,便在该平台投资黄金。

一段时间后,投资平台的交易方式变成了线下交易,王女士按约定到场后当面支付了6万元现金给一名男子,对方承诺钱随时都可以提现,如果不放心可以提现看看。王女士试着提了1000元,发现钱到账了,于是放心继续投资。紧接着,王女士又当面支付了5万元现金给对方,结果在平台上申请提现时钱没有到账,平台客服以各种理由不让王女士提现,男子也莫名消失,王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11万元。

案例2:

冒充学长博取信任

尼泊尔籍留学生丁某在宿舍刷一款社交软件时,突然收到一名“蒙古国学长”的好友请求。对方自称在天津留学,正在做加密货币投资,稳赚不赔,还热情邀请他一起“发财”。这位“学长”不仅主动加微信,还特意发来护照和居留许可照片,取得信任后迅速抛出“投资计划”:只要先投钱,很快就能收到分红。丁某信以为真,先后通过支付宝转账六次,共计3000余元。然而,钱刚转完,对方就消失了,微信不回,社交软件上也被拉黑,所谓“学长”竟是彻头彻尾的骗子。

案例3:

冒充大师推荐理财

张先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对方称有一个绝佳的投资理财项目要推荐给他,说有大师帮忙分析,一定会赚,并给他看了收益截图。张先生一看确实不错,非常心动,就问对方要怎么加入。

对方表示需要用黄金实物进行投资,让张先生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址。于是,张先生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多次去市区各大商场金店,累计购买200多万元的黄金,分批次寄给多个对方提供的地址进行“投资”。黄金寄出后,对方迟迟没有动静,直到被对方拉黑,张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

案例4:

冒充导师下载App拉群

王某在刷视频时看到有人提供炒股课程,就添加了此人的联系方式。对方给王某推荐了几只股票,王某见近期这几只股票确实涨了,便逐渐放松了警惕。

一个月后,王某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了一款名叫“通友”的App。App内有“导师”在群聊中讲课,还有群友不时发布自己赚到钱的喜讯。心动的王某按照“导师”的指示又下载了一款公益慈善助力App。“导师”称在App上投资助力,成功率达70%,投成功后可以获得翻倍的利润,一键提现。

王某向“导师”提供的账户转账30000元,在App上输入相应金额投资,当天就看见App账户内多了7000多元的余额。欣喜的王某在“导师”的建议下加大金额继续投资,但几天后却发现在App内不能提现,且“导师”也联系不上,才知道自己被骗,损失共计80000元。

反诈中心民警提示:

网上交友,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不要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不要轻信所谓“专家”“大师”的花言巧语而冲动投资。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任何承诺“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炒股、炒黄金等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不向他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的网页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投资App。(张艳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警惕!直播间里的骗子可能盯上你家老人

直播间里,主播一口一个“爷爷奶奶”,比亲孙子孙女喊得还卖力;随后诱导哄骗老人注册会员、缴纳保证金……一场直播没结束,老人的养老钱就转到了不法分子的账户里。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糯良边境派出所日前侦破一起以老人为目标的直播诈骗案,值得你我警惕。 [详细]

警惕呼吸道感染叠加过敏症高发季

近期,全国各地的天气出现了戏剧化的跌宕起伏。先是猛然升温,北京一些地区气温达到30摄氏度,然后急剧降温,大风、沙尘,有的地方还飘起了雪花。“一周的时间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成为南北网友共同讨论的话题。 [详细]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