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疲惫,“对症下药”应对挑战

2025-04-14 06:1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春季疲惫,“对症下药”应对挑战

2025年04月14日 06:1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近日刊发题为《春季疲惫——疲劳、职业倦怠和抑郁之间有什么区别》的文章,作者是西尔维娅·帕尔多。全文摘编如下:

  现在,2025年已经开始这么久了,对许多人来说,疲惫感似乎越积越多,就像已经到了十二月下旬一样。但是,究竟是我们太忙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到底是疲劳、职业倦怠还是抑郁?

  开春工作压力加大

  心理学家马蒂亚斯·布拉斯拉夫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虽然疲惫和厌倦感通常出现在年末,但是很多人在春季又开始有这种感觉了。

  他说:“三月紧随一月和二月之后,而这两个月通常有假期,这段时间人们的紧张情绪会下降,休息时间会增多。”

  心理学家安娜利娅·塔拉谢维奇表示,年初感到精疲力竭,即“春困”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三月是我们感觉新的一年‘真正’开始的月份,这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日程表,更是一种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积累。当我们回归正常工作时,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拿出成果,”塔拉谢维奇说,“我们发现,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由于压力大,我们的身体就像十月的‘秋乏’一样疲劳。在许多情况下,离职业倦怠或抑郁症只有一步之遥。”

  精神分析师亚历杭德拉·戈麦斯表示,如果一个人在休假结束后仍然感到疲惫或筋疲力尽,那么他肯定会认为此前的休息没能让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

  戈麦斯解释说:“有一种可能是,一个人休息得很好,也很享受,但当他回归日常工作生活时,就会出现所谓的‘节后综合征’。重新面对工作任务、工作压力和全职工作,他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抑郁状态的‘疲劳’:倦怠、焦虑、无精打采、全身乏力,甚至身体不适(例如患流感)。这通常是一种短暂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

  另一种可能是,这个人无法与工作“脱钩”,是一个“工作狂”。她说,工作狂“指的是对工作上瘾的人。他无法停止工作或将其抛诸脑后,即使在休息时间也是如此。因此,他在新的一年开始时还是像之前一样疲惫”。

  戈麦斯表示,这种人可能是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开始度假的,“这是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工作倦怠造成的长期压力,因此仅仅休假是不够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在去度假之前已经处于抑郁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症状很可能在度假期间一直存在:无精打采、悲伤、失神、回避社交关系或在社交关系中找不到乐趣。带着抑郁情绪度假往往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这个人会自问:‘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享受假期?’”戈麦斯说。

  分清不同身体状况

  塔拉谢维奇认为,职业倦怠和抑郁相似,但并不相同,混淆这两个概念可能会导致“低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或导致治疗不当,从而造成病情恶化”。

  根据一项研究,其根本区别在于职业倦怠是针对具体情况的,通常与个人的工作环境有关。相比之下,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不受个人情况和环境的影响。

  塔拉谢维奇指出了疲劳、职业倦怠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区别:

  疲劳:这是一种健康的征兆。它在努力工作后出现,休息后消失。它是能量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睡得好,与工作脱钩,就能恢复精力,那么这就是疲劳。

  职业倦怠:是个人在工作中长期压力管理不善的结果。它不会因为打个盹或过个长周末而消失。它会发出警报,表明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如需求太多、节制太少,我们做的工作与价值观不一致,或者只是觉得我们所做的工作不再有意义。症状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厌恶工作、工作效率急剧下降。患者会感到精疲力竭、失去动力,并开始以“自动驾驶模式”工作。很可能会发展到严重阶段,需要心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临床药物治疗。

  抑郁症:这是一种可能影响任何人的精神和情感障碍。据统计,全球约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这种疾病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严重时可导致自杀。尽管抑郁症很严重,但还是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抑郁。许多有职业倦怠的人也有抑郁症状。这就是为什么专业评估是关键所在。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易怒、空虚感),或对任何活动失去乐趣或兴趣。

  世卫组织称:“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过度内疚或自卑感、对未来感到绝望、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睡眠障碍、食欲或体重改变,以及感到疲倦或缺乏活力。”

  新南威尔士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戈登·帕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我们研究职业倦怠和抑郁发生的原因时,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显得更加明显。”

  他说:“性格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等特质会大大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然而,这种性格的人不太可能抑郁,因为他更倾向于避免压力并保持自控。”

  这位专家描述道:“出现职业倦怠的人通常会被无法满足的要求或最后期限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产生一种无助感。抑郁症患者则会表现出自卑。因此,他们不是感到无助,而是觉得自己和未来都毫无希望。”

  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塔拉谢维奇说,首先要认清它们。“90%的职业倦怠或抑郁症患者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将其自然化:‘我累了,我会熬过去的’‘这是一个糟糕的阶段’‘我必须对自己要求更高’。然而这是错的。身体在崩溃前会发出警告,但如果我们忽视它,它就会叫得更响。”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停下来,重新审视个人习惯,与专业人士合作,重新与目标挂钩,探索与工作挂钩的新模式”。

  塔拉谢维奇还说:“这意味着要干预自我需求模式,培训新的工作技能(健康的工作效率、专注力、情绪调节),以及设计一个既尊重我们的目标、又尊重我们心理健康的行动计划。”

  面对这些不适,戈麦斯强调,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工作、使命和承诺到底是什么?

  她说:“我们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项工作是否令人愉悦?此外,我们的困惑是否与家庭有关?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研究其无意识的动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类心理治疗会对患者有很大帮助。”

  戈麦斯说:“重要的是要考虑可能涉及的医疗问题并进行筛查。此外,还必须通过增加体育活动、娱乐、创造力、冥想、加强社会联系以及改善休息和营养来辅助治疗。”(编译/刘丽菲)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随意拔鼻毛…… 呵护鼻腔:小习惯影响大健康

鼻部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鼻腔作为呼吸系统的门户,是空气净化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源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钟诚介绍,鼻部虽小,却承载着呼吸、嗅觉、免疫等重要功能。一个成年人鼻腔里内衬的黏膜面积约有12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 [详细]

多种极端天气来袭!这些防范需注意

多种极端天气将从11日开始影响中国南北。中央气象台10日发布天气预报,预计11日至13日,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 南北方出现的多种特殊天气如何演进?公众需了解哪些天气资讯、做好哪些防范? [详细]

网购发生问题后找不到卖家?新规来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自然人网店监管存漏洞“目前,自然人网店约占平台内经营者总量的57%,是网络交易经营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量的自然人网店既是活跃平台经济的重要主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