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食物坚决丢弃 生活中如何防范黄曲霉?
春季万物复苏,但温湿度环境也非常适宜霉菌的生长,特别是黄曲霉菌。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霉变的玉米、花生或发霉的八角、干辣椒,有的人只经过简单清洗便继续食用,但这样不妥,因为发霉的食物可能已经受到了黄曲霉毒素污染。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博士任瑞娟针对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进行了详细介绍。
黄曲霉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和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繁殖迅速。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可致畸、致癌、致突变,常见的类型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最常见且毒性最强的一种,稳定性强,加热也不容易被破坏。
黄曲霉毒素容易潜藏在哪些食物中?
1、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黄曲霉毒素常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黄曲霉。
2、发苦的坚果和籽类。如果吃到发苦的瓜子、核桃、开心果等坚果和籽类,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若同时出现霉斑变色,如发绿发黑、潮湿黏腻或者刺鼻霉味,极可能已被黄曲霉菌污染并产生毒素,经常摄入会影响健康。
3、调味品、干辣椒、干茴香、八角等。这类调味品一旦出现霉变,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此外,由于黄曲霉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旺盛,储存条件不佳或者储存时间过长的食品也容易受到污染。
面对这样的健康隐患,该如何防范?
首先,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食品新鲜无霉变。其次,储存食品时要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高温。定期清理厨房和储存空间,特别留意木质筷子和有裂缝的砧板,防止霉菌滋生。对于已经发霉的食品一定要坚决丢弃,切勿食用。(张艳)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