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蚊子出现有点早?当心,这种传染病也因它而起
这两天,不少网友反映,2025的蚊子已经“到岗”了。
春夏之交雨水增多,气温逐渐攀升,蚊子也开始肆虐。江苏省疾控专家提醒蚊子身上携带300多种病菌,通过叮咬人类可以传播包括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脑炎等在内的80多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72.5万人死于由蚊虫叮咬引起或传染的疾病。
据悉,近日一位母亲在产前突然出现发烧症状,剖宫产的第二天陷入昏迷,进了ICU重症监护室,昏迷四十多天不醒。救治后虽撑过了危险期,但不知何时能苏醒。大夫说即便苏醒也很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无法生活自理。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经蚊虫叮咬传播的可怕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疾控专家表示,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我国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区,流行季节是每年的5—10月,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7—9月(南方提前1个月),人群普遍易感,2—6岁的儿童尤其容易中招。
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达5%—35%。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易被误认为是感冒。
少数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呕吐、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在重症的幸存者中,有30%—50%留有记忆缺陷、瘫痪、智力障碍、失语、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除了蚊虫叮咬,乙脑会人传人吗?
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如猪、牛、马、羊等)、家禽(如鸡、鸭、鹅等)等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因此,猪圈及附近可能是乙脑“高危区域”。
专家解释,能传播乙脑的蚊虫很多,已被证实主要有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由于乙脑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低、存留时间短,且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乙脑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不需要对乙脑病人实施特别隔离。
尚无特效药,乙脑该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针对乙脑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应对乙脑的流行,专家提醒,关键在于预防,以下2件事很重要:
1.接种乙脑疫苗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都可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目前,江苏省确定乙脑减毒活疫苗为免疫规划疫苗,乙脑灭活疫苗作为非免疫规划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8月龄、2岁各接种1剂次,共计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程序:8月龄接种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岁和6岁各接种1剂次,共计4剂次。
此外,迁居到乙脑流行区的居民,或流行区乙脑高发季节广泛暴露在户外的人群,也推荐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宝爸宝妈们需注意:可下载江苏预防接种App或通过苏服办App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是否已接种乙脑疫苗。若已到接种月龄却没有接种,尽快预约接种。为了确保疫苗接种效果,接种时间建议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
2.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尽可能多遮盖身体,防止蚊虫叮咬。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清:排清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进入多雨汛期一定要注意定期“翻盆倒罐”清积水。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灭蚊。
(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