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长,健康备考锦囊请查收
临近中高考,在省中医院的门诊上,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最近总感到焦虑、紧张,晚上睡不好,白天学不进去,记忆力不如以前,复习过的知识点总是忘,自信心也受打击。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考前如何科学备考?专家支招健康备考锦囊,速查收。
用好“转移法”减压又提神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常诚指出,这些其实都是“考前综合征”的症状。随着考试压力不断加大,过度疲劳、精神紧绷的考生们,常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胸闷、肠胃不适、尿频等症状,同时伴有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考生可用理性分析、合理宣泄、运动和音乐等方式调节心理,让自己在压力中发挥潜力。
针对减压,专家建议可以进行“焦点转移”,“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看场电影、来一场强度不大的体育比赛等,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还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轻松的姿态坐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放松肌肉,然后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状态。这个方法可以每天做1—2次,每次10—20分钟,有助于恢复体力,保持高昂的复习状态”。
此外,常诚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疲劳困倦、焦虑紧张、睡眠不佳等症状:“按摩百会穴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缓解头晕、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帮助提神醒脑,改善专注力和记忆力。按摩太阳穴可缓解用脑过度引起的头晕头痛等,舒缓眼部疲劳,帮助振奋精神,保持大脑清醒和注意力集中。按摩内关穴则可缓解情绪焦虑、紧张引起的心慌、心悸、失眠、胸闷、胃痛等,帮助平复心情、稳定情绪。按摩神门穴则对缓解紧张情绪有用。”
这些“寻常”食物也是备考利器
“中医认为,学生考前这些状态多以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肝失疏泄、心血不足、髓海失养为主要病机,可采用健脾养血、填精生髓的药食同源之方,有助于调和气血,充盈脑髓,改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常诚提醒,一些看似平常的食物,此时有大作用,可以适当多吃点。
“例如黑枣补益脾胃,滋阴养血。《海药本草》云:主消渴,烦热,镇心。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桑葚补脾益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葚可调节免疫、降血糖、降血脂;覆盆子还具备抗氧化、抗炎等多种作用。黑芝麻可补益肝肾、益精血、润肠燥,脾胃健则精血旺,精血足才能脑髓充,脑髓充则智益强。”常诚解释。
不过专家提醒,考前食谱忌“大变脸”,饮食量不要刻意增加,尽量和平时保持一致。谨慎进食平时少吃或没吃过的食物,避免食物过敏及不耐受。考试的压力会让孩子食欲降低,饮食安排要尽量以孩子满意为前提,不要打乱孩子的饮食规律。还忌乱进补。考前大量进补,容易造成考生内分泌紊乱,一不小心还会引起上火等问题,影响考试发挥。应保证饮食的健康卫生,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在外就餐以降低肠胃不适风险。
而备考期间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考生主食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为维持大脑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各种主食,主食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思维能力。”常诚提醒,“可搭配优质蛋白蔬菜和水果,并适当选择一些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增加愉悦和轻松感。每日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白开水为主。忌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以免影响睡眠。”
日常起居细节勿忽视
备考期间,日常起居也有讲究。“建议考生保持稳定有序的生活规律,按时起床就寝,不熬夜、不赖床。每天的作息时间规律不要随意打破,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缓解用脑疲劳,保证白天精力充沛。”专家建议,此外,考前可以参照正式的考试时间安排复习和休息,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专家建议:考生每日可以抽出10—30分钟,做一些舒缓放松的运动,如拉伸、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脑疲劳和焦虑情绪,帮助放松身心。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比如爬山、踢球、拳击等,以免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备考进入冲刺阶段,考生的日常安全至关重要,日常细节更不能忽视。近期气温起伏,甚至有的家里开起空调,专家提醒:“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保持身体凉爽即可。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饭菜现做现吃,水果现切现吃,避免吃可能腐败变质的隔夜食物;吃东西前要洗手,不要过度食用冷饮,以免带来肠胃疾患。”
父母要做情绪稳定的陪伴者
在中高考冲刺的高压阶段,父母的情绪状态如同定海神针,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备考心态,父母的陪伴对于考生来说极为重要。
专家建议:“父母要保持一段时间的专注力,做好自己的情绪调节,避免负面情绪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考试前夕,父母要尽量多鼓励孩子,赞扬他们的优点,避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去激发他的优势与潜能,让孩子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去迎战高考。”
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也是父母的“考题”。“考前学校往往安排了各种考试,这些考试中的成绩波动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情绪,父母要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反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支持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陪伴,满怀信心,轻松备考。”专家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良性的建议,但把学习、调整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在家中营造轻松、和平时基本一样的生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有力支持。而考生在遇到问题时,也应及时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倾诉,以此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瞿伊乔 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