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饮食背后的“高血压危机”
陕西人豪爽热情,饮食习惯偏爱“重口味”,油泼面热油浇淋,香气四溢;肉夹馍馍酥肉香,咬下一口都是满足。然而,在这令人垂涎的美食背后,很容易埋下健康隐患。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高血压专病门诊主任医师孟建疆提醒,高盐、高脂的饮食特点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陕西饮食中,盐的身影无处不在。就拿一碗普通的油泼面来说,为了提味增色,厨师往往会加入较多的盐和酱油,酱油中也含有盐。孟建疆表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人体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
孟建疆提到,在高血压患者中还有一部分是盐敏感高血压患者,盐敏性高血压是指因钠盐摄入过多导致血压升高的现象,与个体对盐的敏感程度密切相关。这类高血压患者对盐的代谢能力较弱,摄入过量钠盐后易出现血压波动,还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除了高盐,陕西饮食中的高脂肪含量也不容小觑。肉夹馍里的卤肉肥瘦相间,油脂丰富;羊肉泡馍的汤汁醇厚香浓,实则饱含大量脂肪。孟建疆说:“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引发高血压。此外,像油炸类的麻叶、撒子、油糕等也是陕西传统美食,经过油炸后,油脂含量极高,经常食用对血压控制同样不利。”
如今,高血压病十分常见且多发。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18岁及以上人群中,大约每四人就有一人患病。针对高血压与陕西饮食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呢?孟建疆建议:优先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减少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的摄入,同时,多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精准控制用盐量,每餐每人使用不超过2克盐;减少酱油、蚝油等高盐调味品的使用。日常烹饪手法多采用清蒸、水煮、白灼等方式,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减少使用猪油、牛油等动物性脂肪。同时,要注意控制油的使用量。购买包装食品时,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陕西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情感。孟建疆希望大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在保留饮食特色的基础上,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让美味与健康同行,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马相 王品唯)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