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心血管健康 专家教你“清凉护心”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市民感到酷热难耐。“高温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程功指出,高温时段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升高,大家需格外警惕。
高温天气致使心血管疾病高发
有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程功介绍,高温天气致使心血管疾病高发,主要是因为高温下人体为散热,体表血管扩张,更多血液流向体表,心脏等器官供血相对减少,会加重心脏负担。热应激也会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大幅提高,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而且高温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如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节奏,引发心律失常,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胆固醇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血栓栓塞 ,增加缺血性卒中和心脏病风险。
另外,炎热天气易使人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引发交感神经亢奋,导致心率、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预防心血管疾病注意事项
那么,高温天气下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程功建议,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外高温环境中,室内可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但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建议温差不超过8℃,且不要让空调直接吹向身体。每日饮用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富含电解质的饮料,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应少量多次饮用。”程功提醒,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梗。所以夏天喝水要少量且多次,每次喝100~150毫升。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玉米等;减少油腻、辛辣、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运动。运动强度要适中,运动过程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要尽量避免突然发力的动作
采访中,程功还提到,夏天要尽量避免做一些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猛然回头转身这样的动作,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诱发脑梗,还可能伤到颈椎。“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回头时应慢一些,最好是整个身子都转过来。”程功说。
天气炎热,一些人喜欢冲冷水澡,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程功表示,室外气温高,人的全身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如果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出现头晕、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大出血。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若在高温天气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疑似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症状,应立即原地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有条件者可立即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位置,等待救援期间尽量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
(马相 王品唯)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