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无理由退货”并不适用所有商品、购物场景
“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并非所有商品、所有情况都适用。哪些商品不能退?退货时限怎么算?运费谁承担?特殊商品如何避免纠纷?市消协为您详细解读。
“七天无理由退货”有条件
“七天无理由退货”原则上只适用于远程购物。此外,“七天无理由退货”只适用于个人生活消费。如果购买目的不是生活消费,那么既不受相关法律保护,也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如今,线下购物的无理由退货也在逐步推广。消费者可以通过由市场监管总局支持指导、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发的线下无理由退货商家查询平台“消费查”,按地区、企业名称、商品类别查询哪些线下商家支持无理由退货,购物时更加放心。
四大类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虽然名为“无理由”,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商品和所有购物场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四类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消费者定制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
有条件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以下特殊商品,商家在消费者购买时明确提醒“本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且消费者确认,则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否则商家不能拒绝退货。拆封后易导致商品性质改变、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或者二手商品;其他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
计算“七天”是从签收商品的第二天开始起算,消费者如需退货,要注意别错过申请退货时间。商品退回所产生的运费依法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与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因此,消费者下单前最好确认是否有运费险以及商家的退货运费政策。消费者退货时,需要保持商品状态完好,即商品能够保持原有品质、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标标识齐全,并且退货商品的附赠品、发票也需一并退回。
大家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清楚商家的提示,尤其是特殊商品,应确认清楚后再下单,避免出现纠纷,如果遇到退换货纠纷,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维权:先行与商家协商,争取和解。申请平台介入:协商无果,可向电商平台客服投诉,由平台介入调解;仍无法解决的,可拨打12345、12315或通过微信小程序“315消费通”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最后,还可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张艳)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