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未成年人驾驶乱象

2025-08-08 06:25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透视未成年人驾驶乱象

2025年08月08日 06:25   来源:新华网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出行场景增多,与之相伴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并考取相应驾驶证。然而,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违规驾驶为何屡禁难止?“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成长路上的危险“快车”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通报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的行为。

7月16日早晨,未成年男生小龙(化名)驾驶二轮摩托车在西部某地一处隧道内,撞上一辆货车,导致他和另一未成年人受伤。

6月29日,湖南邵阳县一名13岁的初中生驾驶电动车搭载一名11岁的小学生,在公路上左转时与一辆小型普通客车相撞。据当地交警通报,事故造成二人不同程度受伤。

2024年7月7日,贵州某地也发生一起道路运输事故,一名时年14岁的女生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3名未成年人与一辆轻型厢式货车相撞。事故造成1名摩托车乘车人死亡,摩托车驾驶者及另外两名乘车人受伤。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事故案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不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与不满16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分别占骑行事故的7.5%和10.3%。

受访交警介绍,不少未成年人还存在不戴头盔、超载、逆行等不规范驾驶行为,加之判断、应对和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不足,更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今年5月某天中午时分,记者在西部一乡镇中学附近看到,多人同乘一辆电瓶车,其中几名学生身穿校服。除驾驶者外,有人蹲在脚踏板上,有人坐在驾驶者后方,1人蹲在尾架上,另有2人站在车身两侧架子上,几人均未佩戴头盔。

隐患从何而来?

2024年上半年,西部某地检察院在依法介入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当地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存在违规向未成年人出租车辆的行为。

“我们进行类案排查发现,我院办理的6起案件均存在未成年人租车从事犯罪活动的情况。”该院一名检察官说,一些租车公司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规将车租给未成年人。

记者调查发现,车辆获取渠道便捷是未成年人违规驾驶问题的原因之一。除租车外,一些未成年人还会通过网购或购买二手车获取车辆。

西部某地一名交警介绍,查处的案件中,超过50%的未成年人驾驶的车辆为购买所得,“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买电动车作为奖励,只想到满足孩子的要求,没考虑孩子能不能骑”。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儿童电动摩托车、儿童电动自行车、儿童燃油摩托车等都可随意购买。一家店铺的客服在介绍一款成人电动车时表示,小孩也可以骑。记者尝试下单时,商家未提出核验身份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共享电动车公司会在车身标注“16岁以下禁止使用”,但不会核验扫码人的年龄信息,也给未成年人违规获取车辆提供了便利。

监管不力是未成年人违规驾驶问题的另一主因。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60%以上涉及未成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中,都存在监护人监管不力的问题。

一些受访交警和班主任反映,每逢周末或放假都会专门提醒学生,不能违规驾驶车辆,但劝导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中学生说,假期要去课外培训,或去同学家玩,比起坐公交和打车,骑电瓶车更方便。记者走访发现,还有不少家长对不满16岁的孩子骑电瓶车持默许态度。

安全不容侥幸 乱象亟待刹车

出行安全无小事。如何织牢防控网,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西部某地检察院一名检察官说,相关部门应牵头建立效率更高的全链条式整治机制,要在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上路、停放等环节,进行多部门、全流程联合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强普法和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商家违规向未成年人出租机动车及出售电动车的行为。

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安全宣传科科长李悦郡认为,作为车辆的租赁方和管理者,汽车租赁公司和共享电动车平台应当审核租赁人的相关信息,有效阻止未成年人违规获取车辆。

此外,共享电动车平台要进行系统升级,在用户注册、登录、开锁等环节增设“人脸识别”功能,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租用车辆,从技术层面堵住漏洞。

专家建议,交警部门可与相关部门联动,通过“线上”精准锁定与“线下”精准查缉,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违规驾驶行为整治,以学校校纪校规处理为主、公安机关处罚为辅,加大通报学生交通违法行为力度,强化警示教育。

受访对象表示,部分参与交通出行活动的成年人安全意识不强、驾驶过程中存在其他危险行为、在未成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段行车时警惕意识不足,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减少未成年人骑行事故,也需加强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为青少年平安成长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郑明鸿、白丽萍)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入职签合同,当心劳动合同“被化名”

实践中,有用人单位选择用劳务合同实践协议等替代劳动合同,其核心动机通常在于规避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和成本。该案中,用人单位企图通过签订实践协议否认劳动关系,在被法院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后,又试图用这份实践协议替代劳动合同,从而逃避支付应签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义务。在入职后应留意个人工资发放... [详细]

困在“面子”里的暑期亲子游,何解?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选择同孩子一起出门旅游。张志坤说:不要把假期生活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期待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和谐的好时机,一起打造、经营它的关键,是放下焦虑,多沟通、多陪伴,共同体验、一起成长。 [详细]

立秋养生正当时!健康过秋有妙方

专家提醒,这些认知误区要注意:误区一是换季时输液能够疏通血管、预防脑梗塞。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清除家中的积水容器,像蓄水池、水井等要加盖密封,以阻断蚊虫产卵孳生。在我国,传播疟疾的媒介按蚊依然存在,疟疾传播的链条可以再现,要持续保持防护意识。养生不分时节,掌握科学方法,让这个秋天更健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