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年轻人,别让心脏提前“罢工”!

2025-08-25 06:50 来源:齐鲁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5类年轻人,别让心脏提前“罢工”!

2025年08月25日 06:50   来源:齐鲁晚报   

“医生,我就是胃疼,怎么会是心梗?”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28岁的小张捂着上腹部一脸难以置信。

近日,小张在熬夜工作时为了提神,连续喝了好几杯奶茶,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胃痛”,同时全身冒冷汗,甚至左手小指也出现刺痛感。被紧急送医后,小张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让人震惊——竟然是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立即启动胸痛绿色通道,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心脏重要的供血血管(右冠状动脉)接近完全堵塞,狭窄程度高达99%。好在抢救及时,通过微创手术开通了血管,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心肌梗死,

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心肌梗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长期熬夜、高糖饮食、压力过大,都可能让年轻人心脏“提前衰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倩倩介绍,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最新研究显示,我国35岁以下急性心梗患者占比已从10年前的3%升至13%,越来越多年轻人正被心脏发出的“错误信号”蒙蔽。

这些部位疼,

可能是心脏在求救

“心梗不是都胸口疼吗?”这是很多年轻人的误区,王倩倩解释,心脏和胃、咽喉、牙齿等部位,在胚胎发育时属“同一区域”,共享神经传导通路,疼痛信号很容易“迷路”。

典型心梗的“标准配置”是压榨性胸痛,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或手臂,还会伴有濒死感,且持续15分钟以上。但年轻人的症状往往更具迷惑性:有人感觉上腹部“火辣辣”的烧灼感,当成胃病吃了胃药却不见好转;有人左手小指莫名酸麻刺痛,还以为是玩手机太久;还有人熬夜后出现短暂刺痛,总觉得是小毛病。

王倩倩提醒,有三个识别绝招:吃胃药30分钟不缓解,要警惕心脏问题;按摩疼痛部位,疼痛没减轻反而加重,可能是心梗;若冷汗浸透整件衣服,还伴随眼前发黑、头晕甚至晕厥,必须立即排查心脏隐患。

猝死特别“青睐”

五类年轻人

急诊室的案例显示,猝死特别“青睐”五类年轻人。熬夜“修仙党”,每周超过3天凌晨2点后才睡,还常常熬夜打游戏、吃烧烤、喝功能饮料。这种生活方式会让肾上腺素飙升,导致血管痉挛、斑块破裂,对血管伤害极大。

疯狂健身党,尤其是那些长期不运动,突然进行突击式超负荷训练的人。曾有案例显示,有人连续深蹲200个后猝死,因为突然剧烈运动,心脏负荷会暴增300%。

emo压力怪,持续焦虑超过6个月,身体会发出失眠、反复口腔溃疡、脱发等警报。压力激素会腐蚀血管内皮,使斑块生长速度翻倍。

奶茶续命族,日均喝含糖饮料超过500ml。实验表明,每天1杯奶茶,半个月甘油三酯就会升高50%。血糖骤升骤降,会让血管像泡在糖水里一样发脆。

吸烟耍酷派,既抽卷烟又抽电子烟的人。数据显示,35岁以下烟民心梗风险高出非吸烟者8倍。很多人被“水果风味电子烟无健康损害”的宣传误导,其实它对心脑血管系统危害很大。

记牢救命三部曲,

关键时刻能保命

王倩倩强调,当出现持续胸痛、濒死感且大汗淋漓时,掌握“救命三部曲”,能为抢救争取时间。立即停止活动,绝对不能自行开车或骑车去医院,正确的做法是平躺或静坐,然后立即拨打120。在血压不低的情况下,舌下含服0.5mg硝酸甘油。对救护员说“怀疑心梗,请送就近胸痛中心”。这是个重要的“暗号”,因为送到胸痛中心,比普通急诊能节省更多抢救时间。

心梗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若长期熬夜、饮食不当、压力过大,都会让心脏不堪重负。年轻不代表心脏健康无忧,只有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心脏。

(郭蕊 钱玺羽 陈晨)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蛋白质摄入,真的多多益善吗?

蛋白粉、高蛋白食品和生物活性添加剂的生产厂商支持这种观点,而且它们都会规定各自不同的蛋白质标准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对应的蛋白质标准摄入克数从1克、2.2克到3克不等。身体无法储存蛋白质,它只会摄取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当前需要。不必迷信超级蛋白豆类中的蛋白质和肉类中的蛋白质并不相同,区别在于它们的氨基酸组成... [详细]

暑期昼夜颠倒?大学生如何7天找回生物钟

比起直接无缝衔接开学作息,不少大学生认同建立渐进式的调整更好坚持。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刘咏琪在开学前一周就定起床闹钟,每天比前一天早一小时,直到调回符合开学作息的7点或8点。东莞城市学院学生肖杨会到小区打球运动,惠州学院学生邓小雨则是去跳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实习生李湘君陈雨萌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 [详细]

换季养生,专家建议做“减法” 尤其这三件事少做

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多食冬瓜、丝瓜、薏苡仁、莲子肉、芡实等健脾利湿之品,少食肥甘厚味,即脂肪与糖分含量高的精细食物,包含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及甜品等。施荣伟强调,此时养生要把握扶阳祛湿的总原则,既要顺应天时,借助自然阳气驱散体内寒湿,又要注意固护正气,避免过度耗伤阳气和津液,调养精神、保养正气,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