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秋”火爆中,捡板栗也要注意安全

2025-09-16 06:39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捡秋”火爆中,捡板栗也要注意安全

2025年09月16日 06:39   来源:金陵晚报   

近日,板栗挂满枝头,不少南京人已经率先出动,“捡秋”去啦!

周末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老山捡板栗,并在社交媒体晒出收获照,满满的秋日幸福感。

什么是“捡秋”?

在草木黄落时节,出门捡拾秋景,将掉落的树叶、花朵、果实等捡起,带走作为装饰,或拍上唯美的秋色照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飘落的黄叶、掉落的酸枣、野生的板栗、成熟的柿子等属于秋天的“丰收限定”,也为“捡秋”提供了可能。

有网友表示:带娃钻进秋日的山野,一起猫腰捡栗子,毛刺刺的外壳掰开,露出油亮亮的果实,小朋友惊喜得哇哇叫。自然课堂+亲子时光,收获的何止是板栗,更是撒欢儿的秋天记忆。

享受秋天,安全也很重要

当我们在享受秋天带来的美好能量时,有些安全问题还需注意。

有的板栗树的树龄大、个头高,万一被掉落的板栗砸到可不是小事,如果被掉落的板栗刺刺伤眼睛还会引起“真菌性角膜炎”。

如果不小心被板栗刺刺伤眼睛,千万不可以用手揉眼睛,这样的动作只会让板栗刺扎得更深,并且更容易引发感染。我们应该闭上眼睛,避免眼睛的不适,并且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把刺取出。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回家后还要注意用眼卫生。

自然界的植物一般都带有各种真菌,包括树枝、甘蔗叶、稻草等。每当农忙时,有很多人眼睛被植物划伤或刺伤,此时眼睛可能已经被真菌感染。

医生介绍,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炎症。本病起病缓慢,早期眼部刺激症状较轻,主要表现有眼部异物感、眼部刺痛、视力障碍等。一般需要通过积极的抗真菌治疗。一旦感染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野生板栗真的安全吗?

是不是野生板栗只要保证新鲜,就可以随便吃了?

据此前报道,有人食用后,出现了腹胀、无力、恶心等症状,肝酶指标达到了1000以上,有进展为肝衰竭的风险。

诊断结果显示,应该是食用野栗子惹的祸。非人工种植采摘的“野栗子”掉落后,因为没有合适的储藏条件易变质,会产生大量黄曲霉素等毒素,食用后易引发肝损伤。

另外,易采摘的栗子树,多为景观树,并非野生,为了保证景观树的正常生长,通常都会喷洒药水,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在外观分辨方面,有一种植物叫马栗,与栗子形态相似,但有毒不可食用,普通民众难以分辨。结马栗的树叫作七叶树,在很多景区都有栽种。

看叶子,栗树是一片一片的单叶在枝条上左右排队;而七叶树顾名思义,一片复叶由七片小叶构成,排列的方式像长了七根指头的手掌。

看外壳,栗壳斗上的刺又密又长;而马栗外壳上的刺稀稀拉拉的,更秃一些。

文明捡栗,保护环境

只捡“自然掉落”的板栗,别摇树、别折枝!树上没成熟的板栗,强行打落不仅伤树,还存在安全隐患。

市民在享受捡板栗乐趣的同时,纸巾、包装袋这些可别随手丢在地上,山林的美好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也有网友热心提醒:“之前我也很喜欢出去捡秋,忽然被一个帖子启发,我们捡的是野生小动物们过冬的粮食。忽然就完全不想去捡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只用眼睛去山林里“看秋”,或者捡没那么“抢手”的落叶、松果。

文/图 据紫金山新闻、南京发布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关于预制菜,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近日,预制菜再次站上风口浪尖。通知对预制菜概念做了‘减法’,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了边界划分,有助于防范部分商家打着预制菜的旗号蹭流量、扰乱市场等行为。目前,多地已在推进预制菜明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5年4月开始施行的《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规定,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或预制... [详细]

冰箱非“保险箱”!小心餐桌上的“健康刺客”

生熟砧板分开,鼓励多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和保持自然风味的烹饪方式,不建议鸡蛋清洗后再存放。针对特殊人群,专家建议,肥胖人群应减少高糖水果摄入。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推进更严谨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广食品数字标签,持续提升风险监测能力,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守... [详细]

休息后再出发 职场年轻人流行“微退休”

微退休最早由美国企业家、作家蒂莫西·费里斯在2007年出版的《每周工作4小时》一书中提出,近年来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越发受到职场人欢迎,特别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IRIS软件集团美国人力资源主管米尔福德建议,雇主应该考虑设置更灵活、更具包容性的职位,比如兼职岗位和项目制的职位,实施分阶段退休计划,提供形式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