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弊”,数字人主播“活跃”服装直播间

2025-10-20 06:51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AI“作弊”,数字人主播“活跃”服装直播间

2025年10月20日 06:51   来源:金陵晚报   江芬芬

2025年“双十一”大促已拉开帷幕,人工智能(AI)电商正在全面落地。当越来越多的数字人主播占据直播间,当AI生成的商品图像充斥购物页面,不少消费者在一次次期待落空后恍然意识到——“你永远买不到主播身上那件衣服”,或许正是因为,你所见到的主播带货,却是AI在“作弊”。

记者发现,随着AI技术加速重塑服装电商的视觉呈现生态,一条覆盖技术、内容与运营的虚拟形象产业链已悄然形成。然而,一旦“所见即所得”的消费信任异化为由算法编织的幻象,一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信任危机也在电商世界蔓延。

虚拟主播成“双十一”带货新宠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全面启动,各大平台的直播间比往年更显热闹。

近期南京天气转凉,市民雨婷利用周末时间,穿梭于不同平台寻找合适的秋装。她注意到,数字人主播正在频繁“出没”直播间。

与早期数字人主播“假人感”十足不同,乍看之下,这些AI主播与真人主播并无两样。同样在镜头前试穿衣物,转身给观众展示侧面、背面效果,还经常自然地扯扯袖口、整理下摆,并且也会一口一个“宝宝”,与观众简单互动。

雨婷告诉记者,若非部分直播间角落有“形象涉及AI合成”的提示,她几乎无法察觉这些主播并非真人。

“挑战30秒生成AI带货视频!流程简单,数据又好,服装电商老板赶快用起来”“助力‘双十一’,AI生成服装带货视频保姆级教程来了”“AI数字人直播间上线,一比一复刻真人主播,还可以实时公屏互动”……记者在网络平台搜索发现,关于AI带货的广告宣传扑面而来。

在这些诱人的广告语背后,从静态的模特图、平铺图,到动态的上身视频、直播,AI技术已深度渗透电商领域。不仅中小商家纷纷试水,一些知名服装品牌也加入了虚拟主播的风潮。区别在于,知名品牌通常将AI主播安排在夜间或清晨等时段直播,实现直播间“24小时不打烊”,而中小商家则更大量地使用虚拟主播。

高效率、低成本的双重诱惑

从今年初开始,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吴梦,就在密切关注AI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发展动向。 “大家之所以热情高涨,一是AI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服装商家也乐于赶上这波潮流;二是技术更迭让AI商用成为可能,不仅技术门槛大大降低,而且商家也能显著降低经营成本。”她表示。

借助AI工具,如今,商家可以轻松搭建起一个AI直播间。第一步是选定符合品牌风格的模特形象,通过逆向推导图像生成指令,构建出专属的数字人主播。第二步则是为生成的数字人“注入灵魂”:运营团队会提前撰写详尽的直播脚本,涵盖产品介绍与促销话术等内容,再借助语音合成技术将其转化为自然流畅的语音,并精准驱动数字人的口型与表情变化。

为了进一步增强真实感,技术团队还会预设庞大的关键词问答库,在观众提问时自动匹配回应,从而营造出“实时互动”的现场体验。

目前,女装真人主播的月薪大多超过1万元,加上场地、摄像、灯光、中控等,团队搭建直播间成本可谓上不封顶。“如果选择搭建一个数字人直播间,根据不同AI服务商报价,一个月仅需花费四五千元服务费,成本大大降低。这种低门槛和高效率,以前中小商家是难以想象的。”吴梦感慨道。

至于静态模特图,传统出图方式是线下实景拍摄,需要向模特、摄影、场地等付费,单张照片平均价格约为100元,而且一天只能拍几十套衣服,耗时较长。现在,商家只需上传一张商品图,选择预设的模特和背景,平台便能迅速生成多张不同姿势、不同场景的高清效果图,可谓省钱省心省力。

当“完美AI”遭遇“真实场景”

随着数字人主播在服装直播间日益活跃,相关争议也持续升温。

购物达人张小姐坦言,AI生成的数字人主播已经相当常见,但服装行业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女装品类款式多样、板型复杂,远非标准化商品可比。“大家喜欢进直播间买衣服,就是为了观察真人试穿的效果。”她指出,“在真人主播的转身、走动之间,服装的垂感、面料质感以及褶皱变化都能一目了然,而这些关键信息是AI主播难以真实呈现的。”

尽管商家会为AI主播标注身高、体重等参考信息,但消费者普遍认为,AI模型理想化的头身比例、过于完美的肢体形态,与现实中的消费者身材相去甚远,极易导致“买家秀”与“卖家秀”之间的巨大心理落差。

此外,AI主播在展示时往往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真实的互动感,难以传递出服装的设计理念与穿着体验。

这种“所见非所得”的消费体验,直接引发双重困境:消费者难以选购到合身的衣物,购物体验大打折扣;商家因为服装展示失真,不得不面对居高不下的退货率。

事实上,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规定,利用AI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必须添加显著标识,为AI生成的营销内容贴上清晰的“身份证”。但记者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商家的直播间,相关标注仅为屏幕右上角的一行小字,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在部分平台的商品展示页面,AI生成提示也被隐藏在角落,甚至完全没有标注。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还需出台针对电商领域的细化指引,并将AI虚拟营销的合规性纳入常态监管。相关电商平台也应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强化AI内容标识,确保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购物决策。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高蛋白食物做汤食用既抗寒又能养护脾胃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市民都感受到了气温断崖式下跌带来的寒意,随着天津等多地气温创新低,冷空气持续影响,最低气温还将逐渐跌至谷底,多地在今天将迎今年下半年来最冷早晨。口罩、护手霜别落下: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出门戴口罩能减少干燥冷风对喉咙、鼻腔的伤害。保护呼吸道和关节:哮喘、关节炎患者,出门要戴口... [详细]

英媒文章:怎样运动能健康活到100岁?

进化史给出答案上述长寿运动方案并不太适合现代生活方式,但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健康长寿所需的最佳运动强度与类型。现代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最接近我们的祖先,他们每天大约行走1.1万至2万步,同时通过狩猎、攀爬、挖掘植物块茎、搬运采集物资回家等活动完成力量训练。任何需要消耗体力或提升心率的活动都有效,且无... [详细]

绕开误区,别让骨骼悄悄“变老”!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有骨质疏松症病史,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钙吸收药物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度增加每日钙摄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