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偏方”治感冒未必奏效
参考消息网报道 据欧洲新闻社10月19日报道,随着秋意渐浓、气温骤降,感冒再次让诊所人满为患。社交平台上也涌现出各种号称能缓解感冒症状的“居家妙招”:从在床头柜放洋葱到吃生蒜,再到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说五花八门。
但这些方法中很多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专家提醒,大多数感冒会在一周内自愈,而最好的“药方”依然是补水、休息和常识判断。
西班牙全科医师和家庭医生学会内分泌与营养工作组负责人瓜达卢佩·布莱对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的“抗感冒妙招”给出了专业评判:
房间或床头柜放洋葱: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洋葱能吸收病毒或改善症状,其气味反而可能刺激眼睛或呼吸道。
吃生蒜:生蒜含有的成分在体外具有微弱的抗菌作用,但尚未证实其能治愈或预防感冒。此外,吃生蒜还可能引起胃部刺激。
蜂蜜缓解夜间咳嗽: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科克伦评论》数据库的研究表明,蜂蜜能缓解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咳嗽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摄入锌(片剂或糖浆):相关证据喜忧参半——部分试验显示,若在感冒初期24小时内服用,或许能缩短病程,但锌会引起恶心、味觉异常等症状,过量服用还会产生毒性。
额外补充或预防性服用维生素C:对普通人群而言,这样做无法预防感冒;对处于身体应激状态的人群(运动员、军人),或许能够轻微缩短病程。
紫锥花或其他草本偏方:相关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多数研究显示其效果与安慰剂无明显区别,疗效未得到证实。
盐水漱口:用盐水漱口能减轻局部炎症,缓解轻微喉咙疼痛,是安全有效的缓解手段。
生理盐水洗鼻:生理盐水可减轻鼻塞,帮助清除黏液,提升舒适度,非常推荐使用且安全性高(儿童也适用)。
热水熏蒸或吸入:此举无法消灭病毒,虽然可能暂时缓解鼻塞,但存在烫伤风险。
加湿器:加湿器能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尤其是在干燥环境中);若定期清洁设备,会非常实用。
热汤或热饮:热汤或热饮有助于补水和提升舒适度,帮助疏通鼻腔,维持体温。
布莱指出,事实上,自行服用在社交平台上流传产品的真正风险在于,它们可能产生相互作用或具有毒性,例如她提到了服用锌补充剂或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恶心、腹泻或肾损伤。
她还提到,这类偏方可能延误诊断,因为感冒症状也可能是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表现,而这些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网络上的虚假偏方多为未受监管的产品,或是既没有卫生监管也缺乏安全标签的所谓‘天然产品’。此外,对儿童而言,部分成分(如过量薄荷醇或精油)可能具有毒性或刺激性。”
布莱强调,大多数人感冒后通过辅助护理、补水和休息,都能在7至10天内康复。“这些‘热门偏方’可能带来虚假的掌控感,甚至存在危险。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依然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以及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她补充道。(编译/韩超)
(审核:欧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