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易感冒切勿“药驾”

2025-11-07 06:31 来源:今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秋冬易感冒切勿“药驾”

2025年11月07日 06:31   来源:今晚报   

秋末初冬昼夜温差大,感冒多发,部分人生病后并没有好好休息仍带病工作,这其中就有不少人选择服药后继续开车上路,这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严重的还会引发交通事故。

“药驾”是指服用了某些会影响驾驶安全的药品,而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正是导致“药驾”的罪魁祸首。多数人吃药前常常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反应在日常作息中不明显,但在驾车时,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就很明显。

说起“药驾”危害,市民邓先生非常有发言权,他说自己有一次驾车走高速公路时,车辆险些失控,究其原因就是他当天服用了感冒药后开车外出,因药效发作导致困乏,“当时就感觉闭眼了2秒多,突然感觉不对劲,睁开眼,就发现车辆跑偏了,险些发生交通事故。”

哪些药物不良反应会引起药驾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出七大类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包括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癫痫药、降血糖药。

抗过敏药对中枢神经有明显抑制作用,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使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感冒药和镇静催眠药物也有类似效果。

对患慢性疾病的人群,某些抗高血压药物服用后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头痛、眩晕和嗜睡等症状,降低驾驶人的注意力和反应灵敏度,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还有利尿作用或含有利尿剂的成分,从而影响驾驶人。此外,一些常见的降低血糖的药物,如注射或服药过量,又未及时进餐,血糖的快速降低会诱发低血糖,导致惊厥、昏迷、意识模糊等,对驾驶人十分危险。

还有一些药物需引起注意,比如抗心绞痛药,可能引起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抗抑郁焦虑药会带来运动协调障碍,产生眩晕等副作用。常见的镇咳药也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全身麻木等不良反应。另外,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制剂,服用后会让驾驶人反应变慢,存在“酒驾”隐患。

如何规避药驾风险

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开车,应注意几方面:一是就医时跟医生说明需要开车,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人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二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商品标签,如果说明书的“副作用与禁忌”一项中,出现了“可见嗜睡、困倦”或“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字样,则服药期间应暂停驾车;三是不可超剂量用药,若自己买药,种类越少越好。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减半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或药效消除再开车;四是在服药之后如果必须驾驶,要休息6到8个小时,避开血药浓度峰值时间后再出发。

公安交管部门提示,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驾驶人应及时关注身体状况,确保身体条件允许时再驾车外出。

记者 徐燕 通讯员 焦轩 孙颖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认为夜间人造光或对心脏有害

一项将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发表的初步分析发现,夜间人造光线增加与大脑压力信号增加、血管炎以及更高的心脏病风险相关。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沙迪·阿布哈希姆说:我们知道,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因素会通过压力影响我们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心脏病。 [详细]

立冬将至,这份养生防病“秘籍”请收好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指出,当前公众在糖尿病认知上仍存在诸多误区,如主食越少越好无糖食品随便吃血糖越低越好等,这些观念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张流波说,也不推荐使用酒精喷洒沙发表面进行消毒,反复多次使用,可能导致沙发表面脱色,影响美观。日常餐具消毒建议首选加热煮沸,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而且没有化学物... [详细]

季节转换,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易现流行高峰

猩红热再现冬季流行峰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水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其他健康人群,居家隔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