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过的鱼 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2025-11-07 06:38 来源:重庆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麻醉”过的鱼 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2025年11月07日 06:38   来源:重庆晨报   

近期“麻醉鱼”视频引发关注,视频内容为水产商户用“鱼麻药”使活鱼安静。从业者称长途运输用丁香酚等麻醉剂,可降低活鱼损耗。

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保活保鲜手段,却让不少消费者心生疑虑,经过麻醉处理的鱼,真的可以放心吃吗?

什么是“鱼麻药”?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和电商网站的介绍中,“鱼麻药”有“鱼安定”“渔夫宝”等不同名称,部分产品号称“只需一滴,鱼儿任你摆布”,但其有效成分均为丁香酚。

一位卖家介绍,他们的“鱼麻药”多供给大型运输方或养鱼基地,一立方米水用大概20毫升,就是起麻醉作用。因长途运输时鱼在密闭空间易缺氧死亡,捕鱼时鱼也可能因应激反应死亡,所以水产从业者通常会在这些场景中使用“鱼麻药”,让鱼暂时昏迷,待到达目的地后鱼醒过来还是鲜活的。

卖家表示,他们的丁香酚都是从丁香花中提取的,无毒副作用,药效通常是2~3个小时。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普通人接触丁香酚更常见的渠道是食品添加剂。因为其具有浓郁的芳香味,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和日用品中。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介绍,丁香酚作为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未规定其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云无心介绍,丁香树、丁香花的油脂里就会有丁香酚,丁香酚提取出来之后,在食品里边可以作为香料使用,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丁香酚在使用过程中是没有用量限制的,叫作按照需求适量使用,这是在食品加工中可以用的。

为啥丁香酚的使用量没有设限?

云无心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它作为一种香料,浓到消费者都无法接受时,仍不会危害健康,所以标准中并没有设限。

丁香酚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每千克体重摄入2.68克丁香酚可能导致50%的实验大鼠死亡。如果不是短时间内大量误食丁香酚原液,不会造成危险。云无心解释,通常,食物的急性毒性可通过致使老鼠死亡的剂量来衡量。一般而言,食盐使老鼠致死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00多毫克,而丁香酚使老鼠致死的剂量约为每千克体重2000毫克。由此可见,丁香酚的急性毒性即直接导致老鼠死亡的能力,比食盐强不了多少,从这一角度来看,它的毒性相对较低。

丁香酚可用于水产养殖运输吗?

虽然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对于丁香酚有明确规定,但它可以用于水产养殖、运输吗?

相关资料显示,这一领域对丁香酚尚无明文规定。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水产养殖用药规范性文件《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中,无论是禁止使用的“黑名单”还是允许使用的“白名单”,都没有丁香酚的身影。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了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也不含丁香酚。

此前,福建省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接上级任务,对福建省多个城市的水产市场中海鲜丁香酚含量进行了跟踪调查。参与调查的南平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主管技师洪臣熙介绍,从2022年至2024年的跟踪调查中,他们发现丁香酚在鱼体内的检出率在逐年上升,3年间从58.14%上升至88.1%,但其总检出量仍非常有限。

洪臣熙介绍,按年份来算,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按种类来分,一般是鱼的检出率会比较高,比虾蟹都会更高。按鱼类分,草鱼的平均值可能相对会高一点,比罗非鱼、黑鱼都会更高一些。

洪臣熙告诉记者,检测数值风险评估表明,我国成年女性、男性、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的丁香酚每日摄入量最高值为每千克体重0.0331毫克,相当于一位60公斤的成年人平均每日食用量为1.986毫克。

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建议丁香酚的人体可接受日摄入量为2.5mg/kg体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吃150毫克以上的丁香酚才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专家建议

应尽快起草相关规范 让从业者有法可依

我国居民通过吃鱼摄入丁香酚的量远低于人体可接受日摄入量。此外,日常的蒸、煮、炖等热加工处理方式即可有效去除丁香酚残留。虽然目前看,我们不必因活鱼麻醉而担忧,但洪臣熙也建议,随着丁香酚在鱼类运输行业中的逐渐普及,其检出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起草相关规范,让从业者有法可依。

据央视新闻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认为夜间人造光或对心脏有害

一项将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发表的初步分析发现,夜间人造光线增加与大脑压力信号增加、血管炎以及更高的心脏病风险相关。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沙迪·阿布哈希姆说:我们知道,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因素会通过压力影响我们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心脏病。 [详细]

立冬将至,这份养生防病“秘籍”请收好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指出,当前公众在糖尿病认知上仍存在诸多误区,如主食越少越好无糖食品随便吃血糖越低越好等,这些观念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张流波说,也不推荐使用酒精喷洒沙发表面进行消毒,反复多次使用,可能导致沙发表面脱色,影响美观。日常餐具消毒建议首选加热煮沸,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而且没有化学物... [详细]

季节转换,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易现流行高峰

猩红热再现冬季流行峰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水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其他健康人群,居家隔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