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会中风?五类人群风险高

2025-11-13 06:42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眼睛会中风?五类人群风险高

2025年11月13日 06:42   来源:长沙晚报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人体血管会发生适应性收缩,不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一种被称为“眼中风”的眼科急症也进入高发期。如何防治“眼中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姚小磊提醒,“眼中风”最典型的信号是突发性、无痛性的视力骤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注意救治的黄金90分钟,发病到救治间隔越短,视力挽回希望越大,视网膜缺血缺氧超过90分钟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出现症状需立即前往有眼科急诊的医院,切勿等待观望。

“中风”,是指局部血管栓塞或者出血,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中风”。而“眼中风”就是指眼球的主要供血血管——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由于突发、无痛,部分患者因无疼痛感易误判为疲劳而延误就医,风险极高。”姚小磊介绍,视网膜动脉阻塞病情极为凶险,供血主干道突然中断,少数患者发病前有短暂视物模糊且快速恢复的预警信号。其典型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视力大幅衰退,严重者仅存光感或完全失明。视野缺损,感觉眼前某区域突然变暗,如窗帘遮挡。

同时,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情况更为常见,回流血管受阻引发眼底“淤血”和渗漏,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或模糊,程度不及动脉阻塞急剧;视物变形,看直线时感觉线条弯曲;视野中出现固定黑影,且不移动;视物变暗,眼前似蒙一层毛玻璃,色彩暗淡。

为何入冬后“眼中风”高发?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血管“热胀冷缩”。入冬后,气温持续走低,寒冷刺激导致全身血管收缩、痉挛,视网膜血管纤细且对温度敏感,更易闭塞;二是血压“过山车”。冬季昼夜温差大,加剧血压波动,瞬间飙升的血压可能冲击血管内壁斑块,使其脱落形成血栓,堵塞眼底细血管;三是血液“变黏稠”。天冷后,饮水量可能减少,体内水分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不畅,血栓形成风险大幅上升。

姚小磊提醒,中老年人群、“三高”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吸烟者、青光眼患者等五类人群在入冬后,尤其需要防范“眼中风”。

首先要做到保暖御寒,重点做好头、颈、足保暖,外出佩戴帽子、围巾,避免冷风直袭;配戴护目镜减少寒风对眼部刺激,日常用温水洗脸,避免冷水激惹血管。

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冬季尤其关注血压波动;“三高”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底检查。

在饮食上,遵循“秋冬养阴”原则,多食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搭配黑木耳、山楂等活血化瘀食物;忌口生冷、油腻食物,保证每日充足饮水,戒烟限酒。

运动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和缓运动,时间以午后阳光充足时为佳;避免突然发力、憋气等行为,防止血压骤变。(徐媛 朱芙蓉 裴翌尧)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警方提示:警惕!这种“双11豪礼”竟涉嫌网络刷单诈骗

双11电商购物热潮中,有诈骗团伙竟借机设下圈套。慌乱中,许女士听从了客服安排,但对方并未要求转账,而是让她取出现金放到指定偏僻田间,甚至贴心报销了路费以巩固信任。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刘达介绍,经查,嫌疑人在被害人抵达前已在现场附近安装摄像头并隐蔽观察。循线追踪后,一个分工明确的取现车队... [详细]

一起身就晕乎乎,如何区分是低血压还是低血糖?

一站起来就头晕,也要区分是体位性低血压还是低血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感到头晕、心慌、站立不稳的感觉,第一反应往往是:我可能低血糖了,很难把体位性低血压和低血糖明确地区分开。陈琳告诉记者,从缓解方式来说,体位性低血压在平卧或坐下后,症状通常能迅速缓解,而低血糖需要补充糖分后才会逐渐缓解,并不会因... [详细]

专家:掌握六个知识点,正确认识胆固醇

谈到冠心病这一常见心脏病,它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负责向心脏供血的小动脉会逐渐被胆固醇形成的脂肪沉积所淤塞和堵塞,有点像微型排水管随着时间推移,淤泥越堆越多。如果胆固醇非常高,应与医生讨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性。 [详细]